缩略图

浅谈学生思想品德在数学课堂中提升

作者

尤金兰

南安市后房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的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越来越好,但是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却有所缺失。不少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如手机游戏,手机视频等,这些外界的新生事物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导致孩子们过份追求物质生活,吃要好,穿要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里不做家务活,不懂尊敬长辈。不懂得要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争论不休,甚至于动手打人。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既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不但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这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  学生品德  提升

一、挖掘教材内涵,渗透诚信教育。

诚信是生活中人们交流的桥梁,做人需要诚信,做事需要诚信。

当前社会,要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让未成年人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时常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渗透诚信教育。如在学到《体积和容积》这一单元,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一个包装箱从外面量长十米,宽五米,高两米。外面标注净含量100立方米,让同学们来算一算,这一个包装箱是不是有欺诈行为。这时候我们就要渗透净含量,就是箱子里所能容纳物体这个包装箱是从外面量的,长十米宽五米高两米,这个箱子包括箱子的进度 ,实际含量是没有100立方米。所以这个商家是存在欺诈行为的。通过这种题目,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做人要诚信,做事要诚信,一个商家更需要诚信,如果商家具有欺诈行为,这样会影响到整个商家的信誉。在数学课堂上,这种题目经常会遇到,所以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们要时时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数学课堂同样也有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做人之本,学生的诚信要从小抓起,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数学教材中有关诚信的例题其实很多,根据不同的题目内容,挖掘潜在的含义,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辨别是非诚实守信,让道德建设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提升

二、利用数学课堂对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爱国,则会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

在四年级数学课《大数的认识》这一课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大数的题目。如:中国地大物博,我们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东南海岸线1.8万多千米。我们祖国的耕地有1190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四。在广阔的海域内,分布着54000个岛屿,祖国的宝岛――台湾岛是面积最大的,约3.6万平方千米。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中国第一大江,长江长大6300千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长5464千米,是我们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祖国如此壮观,在数学课堂上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在六年级册《统计图的选择》,课本情境图呈现的是第24届到30届我国奥运金牌情况统计图,从统计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从24届到29届金牌总数一直在上升,特别是29届在北京召开时,我们的奥运健儿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在金牌榜排名第一。教学这一课时,我不是单独的教学统计图,而是借助数字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给学生讲解旧中国我们如何被外国列强取笑,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时至今天,我们能夺取奥运金牌总数第一,这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情,让学生明白:队了好好学习,还要强身健体,为国争光。

三、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数学课堂要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走进生活。例如在教学间隔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我们身上的五个手指头。让学生观察五根手指头,五根手指头有几个间隔呢,同学们就会发现之间五根手指头有四个间隔。这样就可以联系到生活中植树,五个小指头,就像五棵树,手指头与手指头之间的间隔,就是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植树问题就是如果两端都要栽,那就是棵树比段数多一。然后我们要把题目引申下去,比如说一边是楼房,那楼房这边就不能栽,我们可以把大拇指当作楼房,每隔几米栽一棵树,这就是间隔。这就相当于有一端不栽了,这样子棵树就等于段数。如果要在两座楼房之间栽树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大拇指的小指当作楼房。棵树就比间隔数要少一了。这个间隔问题还可以用到敲钟问题呢,比如说12点敲12下,那12下相当于12棵树,它这里边有几个间隔呢,12里面有11个间隔。锯木头也是间隔问题,数学课上经常遇到这类题: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8分钟,如果锯成8段要几分钟?这就相当于两端都不栽。我们就把数学放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明白,数学就是生活。再比如在教低年级的买卖问题,还有认识人民币,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带一些小小的物件过来,在教室里模拟超市进行一场实际生活的买卖,让学生亲历生活,买卖商品,付钱,找钱,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感受数学,这样对他们的数学思维是有很大的提高的,我们把身边的素材充分的挖掘和融合,有机地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这样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同时,就不断促使学生产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少年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品德素质,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肩负着培养学生成长重任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着眼未来,立足当前,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提升学生的思路品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