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风险管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吕重犁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1

一、引言

在经济管理领域,风险管控课程处于核心位置,旨在让学生学会识别、评价和应对风险,以便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做出理性决策,并且由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使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且对这方面人才需求大,所以这对课程教学质量要求更严格了。课程思政这一新教育理念能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相统一,而在风险管控课里加入思政元素对塑造学生专业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帮助且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二、风险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方面

风险管控课程当前教学重点多放在像风险辨识技巧、风险评测框架这类理论知识讲解上,而真实案例剖析和实操训练则比较弱,学生虽然能掌握理论内容,但面对现实风险挑战时常难以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且这门课在思政元素融合方面也不够,一些教师过于专注于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了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导致课程在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上存在一定欠缺。

(二)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手段有些单一,主要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这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并且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少,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像小组研讨、案例剖析这类互动性强的教学策略没充分运用,所以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间思维碰撞和协作学习。

(三)师资队伍方面

部分教师学科基础知识很扎实,但在风险管控领域却存在最新进展把握不住、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情况,导致他们很难把最新的行业资讯和现实案例有效地整合到教学中去,进而使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应用性大打折扣。另外,很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储备少且教学技巧差,在怎样巧妙地把思政元素放进专业课程教学方面没明确策略,所以课程思政的落实效果不好。

(四)教学评价方面

教育评估手段单一,主要把期末考试成绩当作评判依据且日常成绩占比极小,日常成绩评定常重点关注出勤率、作业完成度等方面,导致对学生学业进步、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考量不全面,并且教育评估体系缺乏对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估指标,无法准确评估课程思政在塑造学生价值观和培养职业道德方面的真实影响。

三、风险管理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下风险管控课程教学重点多放在灌输像风险辨识技巧、风险评测框架之类的理论知识上,而对实例剖析和实操训练的比重重视不够,学生们虽能掌握理论概念,但面对现实风险挑战时往往暴露出自学应用于实际情境的不足,理论和实践脱节让他们在职场错综复杂的风险局面前应对水平难以达标。

(二)课程思政融入不足

部分教育工作者传授知识时过于着眼于专业内容阐释而疏于发掘和融入课程里的思政元素,风险管理这学科涉及企业策略、社会责任等多层面且含有不少思政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未被充分挖掘从而使课程在育人方面存在欠缺,学生虽掌握了专业知识但在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上却不尽人意。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讲授模式在教学策略里占主要地位从而使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知识,这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没什么用,并且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少得很使学生参与程度低,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这类互动教学法没怎么好好应用,也没让学生间有一些思维碰撞和协作学习,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教师学科理论基础深厚,但在风险管控领域却往往跟不上最新进展且缺乏实操经验,导致他们很难把前沿资讯和鲜活案例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即时性和实操性大打折扣。另外,很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储备不足且教学技巧欠缺,对怎样巧妙把思政元素放进专业课程没有思路,使得课程思政的落实效果不好。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下教学评估手段相当单一,主要拿期末考试分数当评判依据,日常成绩在整体评价里占比很小,并且核定日常成绩时大多看重学生出勤情况与作业完成程度,很少全面考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此外现有的教学评估体系没把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估指标包括进去,所以难以精确评估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观塑造和职业道德培育的实际影响。

四、风险管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把现实案例分析和实操环节融入教学体系,如引入企业风险管控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理论去进行风险辨识、评估以及对策制定,并且能引导学生参加模拟风险管控项目借助实战演练提高实操技能。另外要深入挖掘风险管理课程里的思政教育资源并自然而然地把思政要素放进教学过程,例如讲解企业风险决策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决策背后的伦理准则和社会担当以形成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

灌输式教学太过单调应予摒弃,要灵活融入像案例分析、团队研讨、任务导向这类多元化教学策略,因为案例分析教学法借助鲜活实例剖析能让学生既深刻领会又能灵活运用风险管控理念,并且团队研讨法可激发学生思维、促进互动协作,而任务导向法使学生能在实战项目中锻炼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另外还得依靠多媒体设施、在线教学平台之类的前沿信息技术来辅助,从而充实教学素材、优化教学成果,例如教师在网络平台设立风险管理课程交流区以促使学生就课程核心内容和现实案例热烈讨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激励教师踊跃参加风险管控领域像学术交流、进修班之类的活动,以便让他们知晓行业最新的趋势和研究成果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帮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去积累实战经验,这样他们就能更有效地把实务案例放到课堂上。另外,要给教师群体举办课程思政专项培训,请思政教育方面的权威人物来上课和辅导,让教师明白课程思政的精髓和技巧以提高他们的思政教育教学水平。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多样化教学评估框架以全方位考虑包括学生期末测评结果、日常作业、课堂表现以及团队项目完成情况在内的诸多维度,并且要提高日常成绩在评估中的比重以重点评估学生学习过程,日常成绩可包含出勤状况、课堂互动情况、团队讨论参与程度、作业完成质量以及项目实操表现等方面,另外还要把课程思政成效的衡量指标纳入评估体系,像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状况等都可作为考核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综合评价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

五、结论

要提升风险管控课程的教学品质,应综合施策,涉及多个方面,如精细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打造师资团队以及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等,并且要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巧妙加入思政教育元素,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思政教育水平,构建多维度评价机制且把思政教育评价指标加进去,这样做能显著提升风险管控课程教学效果,培育出风险管控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社会责任感强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风险管控专业人才迫切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以后在教学探索时,还应持续优化完善这些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付莎 , 杨馨雅 , 王钰涵 , 等 . 混合式教学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大学 ,2025,(02):45-48.

[2] 余栋 , 张志刚 .“三全育人”视角下风险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J].办公室业务 ,2023,(22):61-63.

[3] 张帅 . 课程思政与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的融合实践探索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3,44(20):221-223.

作者简介:吕重犁,1984.01,女,汉族硕士,研究方向:经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