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措施分析
石永利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文章根据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环节分析了关键的技术和具体的养护措施,施工部分重点讨论了园林施工的核心技术。养护部分提出了管理的策略,包括植物养护技术、硬质景观、维护季节性的养护重点以及生态养护理念,倡导资源循环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分析常见的问题,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策略,能够为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 风景园林建设施工
风景园林的建设施工融合了生态学,工程学以及美学等综合性的实践和新的目标,是能通过科学化的规划与精细操作,实现自然景观与人工设施的和谐共生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兼顾功能性,艺术性以及可持续性,对于地形重塑,植物配置,水系构建以及硬质景观铺装等多个环节,重点关注。现代园林施工强调低影响开发理念,通过最小化土方开发保留原生植被,采用透水材料等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使用智能化的技术提升了施工的精度和效率,也确保了设计方案的高还原度。施工的管理要严格地遵循规范标准,从材料的采购到工程的实施,动态监控能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地基处理是施工的基础,需要根据设计的高程进行精准放线,结合地形塑造,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同时,要确保排水坡度合理,避免有积水的侵蚀。植物的种植要遵循基本的原则,要选用乡土物种,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配置结构对土壤进行改良,提升成活率。水系工程方面,要注意防渗处理与水循环的设计结合,生态浮岛和人工湿地的技术净化水质。硬质景观施工要注意材料的拼接缝隙,采用防滑和耐磨的铺装材料,预埋管线为后续的智能化设备预留相应的接口。
2. 风景园林施工的核心技术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精准测量与图纸复核是施工的基础。施工人员需用全站仪、GPS定位仪等设备,将设计图纸中的地形、道路、植物位置等要素精准投射到实地,标记关键控制点。土壤检测与改良直接影响植物成活率。施工前需采集土样送实验室分析,检测 pH 值、有机质含量、透气性等指标。若土壤黏重板结,需掺入粗砂、腐叶土或珍珠岩改善结构;若酸性过强,可撒施石灰粉中和。某公园项目因未检测土壤盐碱度,导致大批银杏树死亡,后期返工成本高昂,教训深刻。材料与设备统筹需提前规划。根据施工进度表,分批次采购苗木、石材、管材等材料,避免现场堆积占用空间或因停工待料延误工期。同时检查挖掘机、压路机、绿篱机等设备性能,确保施工期间运转正常。
2.2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地形塑造技术讲究“自然流畅”。先用推土机、挖掘机进行粗造型,再由人工用铁锹、耙子精细修整,模拟自然坡度变化。植物种植技术需把握“时、质、法”。春季是多数植物的种植黄金期,此时气温回升、雨水充沛,有利于根系恢复。种植前修剪病弱枝,挖坑深度比土球高 20cm ,填土时分层踩实并浇透定根水。对于大树移植,需提前断根、修剪枝叶,运输时用湿麻布包裹土球,种植后搭建遮阳网减少水分蒸发。水景防渗技术决定水系寿命。小型水池可用防水砂浆涂抹池壁,大型湖泊则需铺设土工膜,接缝处用热熔焊接确保密封性。
2.3 施工质量控制
隐蔽工程验收是重点。地下管线铺设后需拍摄影像资料,标注位置与深度,避免后期开挖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需检查钢筋规格、绑扎间距及混凝土强度,确保承载力达标。成品保护技术减少返工。刚铺装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需覆盖塑料薄膜养护 7 天,期间禁止行人车辆通行;新栽苗木周围立木桩支撑,防止大风刮倒;石材铺装后用彩条布覆盖,避免油漆、水泥污染表面。动态监测与调整提升精细化水平。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风速仪等设备实时采集数据,智能调控灌溉量与植物防护措施。通过科学准备、精准施工与严格质控,最终为城市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绿色空间。
3. 风景园林养护的核心措施
3.1 植物养护技术
浇水不是“越多越好”。夏季早晚浇水避免蒸腾过快,冬季中午浇水防止冻伤;乔木需深浇根系深,地被要浅灌根系;新栽苗木前 3 个月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逐步减少频次。施肥讲究“缺啥补啥”,通过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等表现判断缺素类型:缺铁时叶片泛黄但叶脉绿,需喷施硫酸亚铁;缺氮时整株瘦弱,可埋施尿素。乔木修剪重点去除枯枝、病虫枝和交叉枝,避免大风时断裂伤人;灌木通过疏枝控制密度,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白粉病;绿篱每月修剪1-2 次,保持整齐线条,但修剪后需立即追肥补充养分。草坪修剪遵循“1/3 原则”:每次剪掉草高的 1/3,防止“剃光头”导致根系受损。定期巡查植物叶片背面、枝干缝隙等隐蔽部位,发现蚜虫、红蜘蛛等早期虫害时,用肥皂水或辣椒水喷洒即可控制;大规模爆发时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如 Bt 菌剂,减少对蜜蜂等益虫的伤害。
3.2 硬质景观维护
对于硬质景观的维护先以石材铺装作为出发点,需要用软毛刷蘸清水冲洗,顽固污渍可用稀释后的盐酸擦拭,但需立即冲洗干净防止腐蚀;木质平台每年刷两遍木油防开裂,钉眼处用防水胶密封;金属栏杆定期涂抹防锈漆,雨后及时擦干水渍。每月检查石凳、木桥等设施的连接件是否松动,混凝土路面有无裂缝如果宽度超过 3mm 需灌浆修补;每季度测试照明系统接地电阻,确保雨季用电安全。
3.3 季节性养护重点
清理冬季残留的枯枝落叶,翻耕土壤增加透气性;提前喷洒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虫卵;对不耐寒植物如桂花逐步拆除防寒棚,避免“闪苗”。高温时段给乔木搭建遮阳网,对草坪进行打孔透气;暴雨前检查排水沟是否畅通,雨后及时扶正倒伏苗木。施入腐熟有机肥增强植物抗冻能力;对香樟、广玉兰等常绿树种包裹草绳保温;清理水景落叶防止堵塞水泵。对落叶乔木进行重剪保留主干和 3~5 个主枝,减少养分消耗;给灌木根部覆盖5cm 厚木屑保温;暂停灌溉系统使用并排空管道,防止冻裂。
3.4 生态养护理念
将修剪的枝叶粉碎后堆肥,返回园林作为有机覆盖物;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某社区通过雨水回收系统每年节水 300 吨。保留部分野生花草作为传粉昆虫栖息地;设置人工鸟巢吸引啄木鸟等“天然除虫师”。用电动剪草机替代燃油机,减少碳排放;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比大水漫灌节水 50% 以上。风景园林养护的本质是“与自然合作”。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生态友好理念,既能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又能让园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空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的施工和养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兼顾技术与生态两个方面。文章通过分析在施工流程中出现的园林建设施工要点,进一步验证了科学管理对于提升园林质量的重要性。在之后的发展中,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渗透,园林工程也能够向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能够进一步地推广低影响开发理念,加强跨学科之间的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园林景观的美学价值、生态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德才 . 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措施分析 [C].2024 工程技术应用与施工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上). 中国重庆市,2024:147-148.
[2] 练 俊 文 . 风 景 园 林 施 工 及 养 护 措 施 分 析 [J]. 花卉 ,2025,(12):25-27.
[3] 叶佳薇 .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分析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3,(20):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