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路桥专业中桥梁抗震性能提升技术与工程实践

作者

权宇

420322199311295736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随着地震灾害频发,桥梁的抗震能力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的地震活动频繁,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地区,桥梁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桥梁抗震性能的提升成为路桥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桥梁抗震设计需要结合地震动特征、桥梁结构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采用合适的抗震技术进行设计和加固。本文将通过对桥梁抗震性能提升技术的探讨,结合工程实践,分析如何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地震灾害环境。

一、桥梁抗震性能提升的技术手段

(一)抗震设计理念的更新

桥梁抗震性能的提升离不开抗震设计理念的革新。传统的桥梁设计往往侧重于静态荷载的承载能力,而忽视了动态荷载对桥梁的影响。随着地震工程学的发展,现代桥梁抗震设计开始注重动态荷载、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其对结构的影响。当前的抗震设计理念不仅要求桥梁具有较强的抗震韧性,还强调结构的能量耗散能力,减少地震荷载传递给桥梁结构的影响。对于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采用抗震韧性设计和性能设计理念,可以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避免桥梁发生重大破坏。新的设计理念还强调桥梁结构的柔性设计,使桥梁能够有效消耗地震能量,并避免脆性破坏。此外,合理的支座设计、加强桥面和桥墩的联结,也能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二)桥梁抗震隔震技术的应用

隔震技术是提升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隔震措施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隔震技术通过在桥梁结构的关键部位设置隔震装置,使桥梁能够与地面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减少地震荷载对桥梁的影响。常见的隔震装置包括橡胶支座、金属支座以及摩擦隔震装置等。橡胶支座作为最为常见的隔震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地震波的传递,并能提供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从而确保桥梁在地震作用下能够自我恢复。摩擦隔震技术则利用摩擦力来耗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作用的传递。此外,隔震设计还可以与桥梁的减震设计相结合,通过减震装置与隔震系统的双重作用,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三)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许多桥梁的抗震性能逐渐下降。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桥梁加固成为一项必要的技术手段。桥梁加固不仅适用于新建桥梁的抗震性能提升,也广泛应用于老旧桥梁的改造和修复。常见的桥梁抗震加固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加固、外包钢加固、外加弹性支座、增设减震器等。钢筋混凝土加固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承载能力,增加结构的刚度;外包钢加固则通过增加桥梁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减震器的安装则可以有效降低桥梁的振动幅度,减少地震对桥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碳纤维加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抗震加固中,其优异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使其成为加固桥梁的一种理想选择。

二、桥梁抗震性能提升的工程实践

(一)桥梁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桥梁抗震设计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地质、气候等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高烈度地震区设计的桥梁,其抗震设计要求通常高于其他地区。某一典型高烈度地区的桥梁设计项目中,采用了抗震设计和隔震技术的结合,通过对桥梁的支撑结构、桥墩的设计进行了优化,使得桥梁在面对强烈地震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震荷载的影响。在此项目中,设计人员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地震波的传播进行了模拟,从而优化了桥梁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选择。此外,在该项目中,安装了橡胶支座和减震器等隔震设备,使桥梁的震动幅度大大降低,确保了桥梁的安全性。

(二)桥梁抗震加固的工程案例及技术要点

随着桥梁老化和通行车辆负荷的增加,桥梁的抗震能力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桥梁的抗震加固显得尤为重要。某一老旧桥梁的加固改造项目中,设计人员通过对桥梁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其抗震性能,发现其抗震能力不足。为此,设计团队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加固和外包钢加固相结合的方式,对桥梁的桥墩和桥面进行了加固处理。通过加固后的桥梁不仅提高了抗震能力,还延长了使用寿命。项目中,还对桥梁的基础进行了加固,增强了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加固过程中,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施工时的安全性,确保了施工过程中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在加固过程中,设计团队还特别注意了施工方法的选择,采用了最小化对桥梁正常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案,如夜间施工和分阶段施工等措施。此外,桥梁加固过程中,所有材料的选用都严格符合抗震加固的要求,确保了加固效果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三)现代桥梁抗震技术与传统方法的结合

现代桥梁抗震技术的出现,使得桥梁的抗震设计和施工变得更加精细和专业。然而,在许多工程实践中,传统的抗震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也是常见的做法。某工程项目中,设计人员将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与现代的隔震技术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地震烈度区的要求。在此项目中,设计人员首先采用传统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加强桥墩和支座的抗震性能,确保了桥梁的基本安全;随后,结合现代隔震技术,在桥梁关键部位安装了橡胶支座和减震器,增强了桥梁的震动吸收能力。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现代桥梁抗震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能够在保障桥梁安全的同时,减少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四)桥梁抗震性能提升的综合管理模式

桥梁的抗震性能提升不仅依赖于技术手段,还需要通过完善的管理模式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某桥梁抗震加固项目中,施工单位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项目的高效推进。该项目采用了项目经理负责制,设立了专门的抗震设计小组和施工监督小组,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同时,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紧密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抗震加固措施的有效实施。在该项目中,桥梁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三、结束语

桥梁抗震性能的提升是路桥建设中的重要技术任务。通过采用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隔震技术、加固措施以及合理的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确保桥梁在地震灾害中的安全性。实际工程案例表明,现代抗震技术的应用在提高桥梁抗震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尤其是在高烈度地区,抗震设计与加固措施的结合是确保桥梁安全的关键。通过不断优化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能够为桥梁的抗震性能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桥梁在地震灾害中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既有桥梁抗震加固设防标准研究[J]. 唐光武;刘亮;谢皓宇;刘鑫 . 公路交通技术 ,2020(06)

[2] 既有公路桥梁抗震性能需求研究[J]. 徐清清; 徐秀丽; 李雪红 ; 李枝军 . 公路工程 ,2015(04)

[3] 预制装配技术提升既有桥梁水下墩柱抗震性能研究 [D]. 唐煜 . 东南大学 ,2018

[4] 既有混凝土梁桥抗震性能评价[J]. 史少立;李雪红;徐秀丽;葛飞 ; 李晔暄 . 世界桥梁 ,2014(06)

[5] 既有桥梁体系抗震加固方法探讨[J]. 王志强; 殷雨财; 蒋仕持; 李永波; 闫兴非; 郭卓明. 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