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塔庆 巴桑普尺

西藏日喀则市藏医院,西藏,日喀则市,857000;日喀则市昂仁县日吾其乡卫生院,西藏,昂仁县,858500

一、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重要意义与理论基础

(一)重要意义

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是突破单一诊疗局限、提升骨伤疾病诊疗质量的重要途径。从患者角度来看,结合模式能兼顾 “快速修复” 与 “整体康复”,例如在骨折治疗中,现代医学可通过手术实现精准复位与固定,快速稳定骨骼结构,藏医则能通过外用膏剂、内服藏药及康复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周期;从医学发展角度来看,两者结合既是对民族医学的传承与创新,也能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推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科的发展,丰富我国医学诊疗体系。

(二)理论契合点:整体观念与局部治疗的统一

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在核心理念上存在天然契合点,即 “整体观念与局部治疗的统一”。藏医强调 “人体是有机整体”,认为骨伤疾病不仅是局部骨骼、软组织的损伤,还与体内 “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衡相关,诊疗中注重通过内调外治恢复机体整体平衡;现代医学虽以局部损伤修复为直接目标,但也重视全身状况对骨伤愈合的影响,例如关注患者营养状况、代谢水平、基础疾病等对骨折愈合的作用,两者均认可 “局部损伤需结合整体调理”,为临床结合提供了理论共识。

(三)理论契合点:外治手段与精准干预的互补

在治疗手段上,藏医骨伤理论的外治经验与现代医学的精准干预可形成有效互补。藏医外治技术丰富,包括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藏药外敷、艾灸、拔罐等,注重通过温和手段实现损伤修复,减少对机体的创伤;现代医学则拥有手术复位内固定、影像学引导下的精准穿刺、康复器械辅助治疗等技术,能针对复杂、严重骨伤实现高效干预。两者结合可实现 “温和调理” 与 “精准修复” 的协同,例如轻度骨折可采用藏医手法复位 + 夹板固定,严重粉碎性骨折则先通过现代医学手术固定,再结合藏医外治与内调促进康复。

二、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临床应用路径

(一)诊断环节:藏医辨证与现代医学检查结合

在骨伤疾病诊断中,可将藏医辨证方法与现代医学检查技术相结合,提升诊断精准度。藏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患者神色、脉象、损伤部位形态,判断损伤类型与机体失衡状态;现代医学则借助ΔX 线、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明确骨骼断裂程度、软组织损伤范围、关节结构变化等客观指标。两者结合既能通过现代医学检查获取精准的局部损伤数据,又能通过藏医辨证掌握患者整体体质与病因,避免因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忽视患者全身状况,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全面依据。

(二)治疗环节:分阶段协同干预

根据骨伤疾病的愈合规律,可分阶段采用藏医与现代医学协同干预的治疗方案。在损伤急性期,若存在严重骨折移位、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优先采用现代医学手术复位固定、急诊处理等手段,快速控制病情、稳定损伤部位;进入恢复期后,重点结合藏医治疗,通过内服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功效的藏药,调节机体平衡,促进骨骼愈合,同时配合藏医外治手段如藏药外敷、针灸、康复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肿胀,恢复肢体功能;在康复后期,可运用现代医学康复训练方法,结合藏医传统康复操,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活动能力,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三)康复环节:藏医调理与现代康复指导结合

在骨伤康复阶段,需注重藏医整体调理与现代康复指导的协同,保障康复效果的持久性。藏医可根据患者康复进程,调整内服藏药配方,从 “补养气血”“强筋健骨” 角度巩固治疗效果,同时通过饮食指导,建议患者食用富含营养且符合藏医体质调理的食物,避免影响愈合的饮食;现代医学康复师则可通过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等,借助康复器械辅助患者逐步提升功能。两者结合既能通过藏医调理改善患者体质、促进长远恢复,又能通过现代康复训练实现精准的功能修复,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三、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实践保障与发展方向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动两者结合实践的核心保障,需建立兼顾藏医与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在民族医学院校开设现代医学骨伤课程,在西医医学院校增设民族医学相关内容,让学生系统掌握两种医学理论与技术;另一方面,开展临床医师培训项目,组织藏医骨伤医师学习现代医学影像学、手术技术、康复理论,同时安排西医骨伤医师学习藏医辨证方法、外治技术、藏药应用知识,培养具备跨学科诊疗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临床结合提供人力支持。

(二)规范临床应用标准

为确保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临床应用规范性,需建立统一的临床应用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组织藏医、西医骨伤领域专家,共同制定结合诊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明确不同类型骨伤疾病的结合治疗方案;同时,构建包含症状改善、影像学指标、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评估等多维度的疗效评价指标,既纳入现代医学的客观检查数据,也参考藏医对患者体质改善、症状缓解的辨证评价,避免因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疗效判断偏差,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三)推动科研与学术交流

加强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科研与学术交流,是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关键。鼓励医疗机构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两者结合治疗骨伤疾病的临床研究,深入分析结合模式的作用机制、疗效优势;同时,定期举办跨学科学术研讨会,邀请藏医、西医骨伤专家分享临床经验、研究成果,探讨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此外,推动民族医学典籍中骨伤理论的整理与现代化阐释,用现代医学理论解读藏医治疗的科学依据,促进两种医学体系的深度融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结束语

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是发挥民族医学特色、提升骨伤疾病诊疗水平的重要探索,其在诊断、治疗、康复环节的协同应用,既能弥补单一诊疗模式的不足,又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高效的诊疗服务。当前,两者结合虽已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前景,但仍需通过加强人才培养、规范应用标准、推动科研交流等措施,解决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跨学科研究的深入,藏医骨伤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有望形成更具特色与优势的骨伤诊疗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骨骼健康、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多元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是梦烨 , 段忠玉 . 云南迪庆藏医骨伤疗法的医学人类学分析[J]. 中医药导报 , 2024, 30 (08): 72-77.

[2] 周红海 , 何心愉 , 秦明芳 , 黄杨竣 . 基于《中国藏药》的藏医骨伤药物与处方特点分析 [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2021, 29(07): 43-46.

[3] 米玛 . 藏医骨伤专科发展简史 [A] 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民族医药报社,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