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上建内壁板压筋槽设计与研究
丁良帮
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200
1. 引言
船舶上层建筑(上建)是船员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区域,其内壁板不仅需要满足结构强度要求,还需兼顾轻量化、隔音隔热及美观性。传统平板式壁板在受力时易发生屈曲变形,而压筋槽结构通过增加壁板的截面惯性矩,可显著提高其抗弯刚度和稳定性。因此,研究船舶上建内壁板压筋槽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压筋槽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而在船舶领域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船舶结构特点,探讨压筋槽的几何参数(如槽深、槽宽、间距等)对壁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提出适用于船舶上建内壁板的压筋槽优化方案。
2. 压筋槽结构的设计方法
2.1 压筋槽的基本形式
在船舶建造中,压筋槽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加强方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船体壁板的刚度和强度。压筋槽的设计形式多样,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常见的压筋槽形式包括:
直线型压筋槽:这种形式的压筋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适用于大面积的壁板加强。直线型压筋槽能够提供均匀的加强效果,是船舶建造中最为常用的压筋槽形式之一。
波浪型压筋槽:波浪型压筋槽具有更好的抗屈曲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壁板的稳定性。然而,由于其形状复杂,加工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其优缺点。
网格型压筋槽:网格型压筋槽适用于需要多方向加强的壁板,它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加强效果。
在船舶上建内壁板设计中,通常采用直线型或波浪型压筋槽,以平衡结构强度与制造工艺的可行性。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船舶结构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筋槽形式。
2.2 压筋槽的几何参数优化
压筋槽的几何参数直接影响壁板的力学性能,因此在进行压筋槽设计时,需要对几何参数进行优化。主要的几何参数包括:
槽深(h):槽深是压筋槽的重要参数之一,增加槽深可以提高壁板的惯性矩,从而提高其刚度和强度。然而,过深的槽深可能导致局部应力集中,降低壁板的疲劳寿命。
槽宽(b):槽宽影响压筋槽的分布密度,进而影响壁板的加强效果。槽宽的优化需要结合壁板的尺寸和结构要求进行,以达到最佳的加强效果。
间距(s):压筋槽的间距也是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间距过大会降低压筋槽的加强效果,而间距过小则会增加壁板的重量和加工成本。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船舶设计和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压筋槽间距。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建立参数化模型,研究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壁板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从而确定最优的压筋槽设计方案。设计师可以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不同参数对壁板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佳的压筋槽设计参数。
3. 压筋槽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
3.1 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采用ANSYS 或ABAQUS 等有限元软件建立船舶上建内壁板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如固定支撑、均布载荷等),分析不同压筋槽结构在静力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1) 材料与载荷设定
材料:船用铝合金或低碳钢(弹性模量 E=210GPa ,泊松比ν =0.3 )。
载荷:模拟船舶航行时的振动、风浪冲击等工况,施加均布压力(如0.1 MPa)。
(2)仿真结果分析
对比不同压筋槽结构的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发现:直线型压筋槽在纵向载荷下表现较好,但横向刚度较低。波浪型压筋槽在双向载荷下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槽深增加可减少最大变形量,但需避免局部应力过大。
3.2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室模拟加载试验,测量压筋槽壁板的变形和应力分布,验证
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压筋槽结构可使壁板刚度提高 30% 以上,同时减轻重量约 15%. 。
4. 制造工艺与成本分析
4.1 压筋槽的成型工艺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对于船体内部结构,特别是内壁板的压筋槽成型,通常需要采用特定的工艺技术来完成。这些工艺不仅要求能够满足设计上的功能需求,还要考虑到生产效率、成本以及成型的精确度。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压筋槽成型工艺:
冲压成型:这种工艺方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通过使用专门的模具,可以在金属板材上快速形成所需的压筋槽结构。冲压成型工艺的优点在于生产速度快,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单件产品的成本。
滚压成型:与冲压成型相比,滚压成型更适合于长尺寸壁板的生产。这种工艺利用滚轮对板材进行连续的滚压,从而形成连续的压筋槽。它特别适合于那些对压筋槽长度有较高要求的船舶内壁板。
3D 打印(增材制造):随着技术的发展,3D 打印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压筋槽成型工艺。这种工艺能够根据数字模型直接制造出复杂的压筋槽结构,具有极高的设计自由度。3D 打印适用于那些传统工艺难以成型的复杂压筋槽,尤其适合于小批量、高复杂度的定制化生产。
综上所述,船舶上建内壁板的压筋槽成型工艺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生产批量、成本预算、成型精度以及设计复杂性等多方面因素。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优化。
4.2 成本与性能权衡
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制造企业必须仔细权衡结构性能与制造成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既能满足船舶的性能要求,又能控制生产成本。这种权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择、工艺流程设计以及生产设备的配置等。
例如,在船舶的结构设计中,压筋槽是一种常见的加强结构,用于提高船舶板材的刚性和耐久性。采用标准化压筋槽模具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显著降低单件产品的制造成本。这是因为标准化模具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因定制模具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此外,通过优化压筋槽的布局,可以进一步减少材料的浪费。在设计阶段,通过精确计算和模拟,可以确定压筋槽的最佳位置和尺寸,从而在保证结构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用量。综上所述,船舶制造中的成本与性能权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制造企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成本和性能的最优化。通过采用标准化模具、优化布局等手段,可以在保证船舶性能的同时,有效控制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了船舶上建内壁板压筋槽的设计与优化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1. 压筋槽结构可显著提高壁板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实现轻量化。
2. 波浪型压筋槽在双向载荷下表现更优,适合船舶上建应用。
3. 槽深与间距的优化可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疲劳寿命。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探索新型复合材料在压筋槽结构中的应用。
结合拓扑优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结构效率。
研究智能压筋槽结构(如可变形压筋槽)以适应不同工况。
参考文献
[1]贾旭宏,张晓宇,代尚沛,等.低气压环境典型民机舱内壁板材料燃烧速率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65(04):795-804.
[2]孟巧,赵淼,高洁.新工科背景下船舶结构力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船舶职业教育,2025,13(04):17-19.
[3]李丹,国佳,郭盛宇.船舶结构力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J].船舶职业教育,2025,13(04):20-22.
[4]王飞显.基于 ANSYS 的船舶管系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5,13(0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