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及现场质量管理探析

作者

张晓飞

身份证号:370686198508037449

引言

现代10kV 电力工程施工逐步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现场部署视频监控和智能安全帽等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管。BIM 技术的应用使施工方案可视化,提前规避管线碰撞风险。新型绝缘检测仪器的使用,提升了电缆接头制作质量的把控精度。无人机巡检技术的推广,为架空线路施工提供了新的质量验收方式。

1.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概述

1.1 施工安全法规遵循

10kV 电力工程施工严格执行国家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确保作业过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施工现场建立三级安全监督体系,配备专职安全员实施全过程监管。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施工方案编制需包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重大风险作业实施审批制度。安全防护用品配置齐全且符合国家标准,进场前需进行质量验收。

1.2 安全管理目标设定

项目安全管理坚持零事故、零伤亡的总体目标,制定可量化的阶段性控制指标。目标设定遵循 SMART 原则,具体分解到各施工班组和作业环节。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安全绩效与个人奖惩直接挂钩。每日班前会明确当日安全控制重点,班后会进行安全目标完成情况总结。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特点,动态调整安全管控重点和目标要求。安全目标管理全过程采用PDCA 循环方法,持续改进提升。

1.3 体系安全管理构建

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实行分级负责制。体系文件包含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三个层级。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对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等重点环节实施专项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预警。建立安全文化宣传阵地,通过安全标语、警示标识等方式强化安全意识。体系运行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持续有效改进。

1.4 质量管理原则

10kV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遵循全面控制、重点管理的基本准则。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从材料采购到竣工验收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质量责任制,落实谁施工谁负责的工作要求。坚持样板引路制度,关键工序实施首件验收。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质量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推行三检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和专检程序。落实质量追溯机制,确保问题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强化技术交底,保障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2.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具体措施

2.1 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10kV 电力工程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培训内容涵盖电力安全规程、现场危险源辨识及应急处置技能。定期组织专项安全培训,重点针对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等高风险工序开展实操演练。建立培训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每位人员的培训时长和考核结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和 VR 模拟体验增强培训效果。每日班前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效果通过现场抽查和技能比武等方式进行验证。

2.2 施工设备安全维护

电力施工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责管理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建立设备台账和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绝缘检测和机械性能测试。特种设备使用前需取得检验合格证,每日作业前进行运行状态检查。维护保养采用预防性维修策略,重点检查液压系统、电气线路等关键部件。临时用电设备必须配置漏电保护装置,电缆敷设符合规范要求。设备故障实行闭环管理,维修后需经专业验收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2.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置标准化围挡和安全警示标识。高空作业区域搭设防护网,临边洞口采用硬质防护措施。电气设备设置双重隔离保护,带电区域设置明显警示标志。个人防护用品按标准配置,包括绝缘

手套、安全绳等专业装备。临时用电线路采用架空或套管敷设,配电箱做好防雨防尘措施。交叉作业区域设置专人监护,危险区域实施物理隔离。每日收工前进行现场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4 安全风险评估应对

建立动态风险辨识机制,开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全面风险评估。采用LEC 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级,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重大风险作业实施专项方案审批制度,设置全过程监控点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风险变化。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定期组织实战演练。风险管控效果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持续优化防控措施。事故隐患实行整改闭环管理,确保风险可控在控。

3.10kV 电力工程现场质量管理要点

3.1 材料质量严格把控

10kV 电力工程材料进场实行三检制度,检查出厂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及外观质量。电缆、金具等关键材料需取样送第三方检测机构复验。材料存储按规范要求分类存放,绝缘材料做好防潮防晒措施。建立材料追溯管理系统,记录每批次材料的来源和使用部位。特殊材料使用前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材料领用实行限额管理,避免混用错用现象发生。定期检查材料库存状态,及时更换过期或变质材料。

3.2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施工前编制详细的工艺标准卡,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电缆敷设采用机械牵引配合人工辅助的方式,严格控制弯曲半径。电缆终端制作实行样板引路制度,首件验收合格后推广实施。导线压接使用经检定合格的液压设备,压后尺寸采用游标卡尺检测。设备安装采用激光水准仪校正水平度,确保安装精度。隐蔽工程实施举牌验收制度,留存影像资料备查。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制定专项工艺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3.3 质量检验与验收流程

建立自检、互检、专检三级检验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立即检验。检验过程使用专用检测工具,测量数据实时记录归档。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邀请建设单位共同参与。验收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重点检查关键质量特性。试验项目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等专业检测。验收资料实行电子化归档管理,确保可追溯性。最终竣工验收前组织预验收,提前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

3.4 质量问题整改机制

质量问题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按严重程度分类处置。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发出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一般性问题由施工班组现场整改,重大质量问题停工整改。整改过程实施旁站监督,确保措施落实到位。整改完成后组织复验,形成整改闭环记录。建立质量问题数据库,定期分析总结改进措施。开展质量警示教育,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质量奖惩制度与绩效考核挂钩,强化质量责任意识。

结束语

10kV 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管理,需要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协同推进。持续完善标准化作业体系,强化过程管控,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新技术的合理应用为工程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未来需继续探索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广泉.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及现场质量管理探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5,(08):248-250.

[2]丁永进,胡永恒.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16):148-150.

[3]古帆.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3):100-102.

[4]赵良贤.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与预算,2020,(07):37-39.

[5]刘文锋.10kV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1):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