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体时代如何炼成“全能记者”

作者

吕萌

海口市融媒体中心 570100

引言:新闻记者作为为广大公众提供最新社会资讯的重要力量,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应主动革新自身的思维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化素养,深度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以此成为全能型记者。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应重点提升自身对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力,以此提高选题策划的精准性实现新闻内容的创意呈现,进而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同时,新闻记者还要打造差异化的精品新闻内容,针对不同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和受众信息需求进行个性生产,以此实现新闻内容的精准化传播,提高新闻报道效果。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向全能记者转型的具体策略

一、深化技术应用,打造智能化报道新形态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要想真正成为全能型记者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对新兴技术的应用,通过提高自身的数字化素养明确各个技术工具的应用方法与优势,从而革新自身的工作思维,打造智能化报道新形态。在选题策划阶段,新闻记者需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借助舆情监测系统广泛收集信息数据与受众行为数据,以百度指数为例该系统能够将主流媒体进行整合快速呈现受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新闻记者只需输入关键词便可看到近半个月时间内该领域信息报道数量。同时,新闻记者还可通过输入对比词和相关词的方式确定报道方向,精准把握受众信息需求和审美偏好,制作针对性的新闻报道。在内容生产阶段,新闻记者则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其中智能写作助手与 AIGC 工具的出现能够大幅提升新闻生产效率。智能写作助手凭借强大的语义分析技术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仿照人类思维进行内容编辑,且在文本内容的梳理上能够快速筛选出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内容,并按照既定的报道风格进行快速生产。而 AIGC 工具则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多模态编辑等功能,新闻记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输入文本性描述快速生成新闻视频,通过预览视频效果多次修正,最终生成画面高度逼真且节奏紧凑的新闻视频。

二、优化跨平台内容生产,实现精准传播

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渠道愈发多元,新闻记者应摆脱单一媒体的思维主动构建起跨平台传播思维,实现新闻内容的差异化生产与精准化传播,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的精准性。针对微信公众号平台,新闻记者可将重心放在内容的深度解析与多媒体元素的整合,考虑该平台的受众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因此在内容创作上还需格外注重可读性。对此,新闻记者可将排版工具和 H5 制作技术进行整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受众在持续探索的过程中获取关键元素,将新闻数据以可视化的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效果。针对抖音短视频平台,新闻记者需强化短视频制作能力注重视频视觉冲击力的提升,在创作中新闻记者需要遵循“短平快”的原则,保证内容时长在十几秒到几分钟之间,语言使用平铺直叙,快速呈现新闻事件的主要观点和基础信息。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还需要注重特效、背景音乐、字幕等元素的使用,其原因在于抖音作为年轻人的集聚地,其对信息的诉求以内容新颖和视觉效果丰富为主,因此在创作时需要新闻记者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元素。

三、推进多元能力发展,塑造全能型职业素养

面对全新的媒介环境和受众愈发复杂多变的信息需求,新闻记者应跳出固有的思维局限,从单一的新闻采编向多环节参与转型,努力塑造全能型职业素养。在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上,新闻记者应善于利用不同的身份与采访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在内容生产与传播环节新闻记者还要加强与编辑人员、摄影摄像人员、后期制作人员的沟通,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与需求从而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实现新闻生产的高效化推进。在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上,新闻记者要保持敏锐的新闻嗅觉与强大的应急能力,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新闻记者要快速制定出准确无误的报道计划,能够灵活利用现有的设备与资源内容快速完成新闻素材的采集,并制作真实可靠的新闻内容打消受众的顾虑与担心,维系社会的稳定。在营销推广能力的培养上,新闻记者应加强与营销人员的沟通,了解当今受众主要关注的信息领域与喜爱的新闻报道形式,并通过社交媒体运营或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新闻覆盖范围,提升新闻报道影响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应重新定位的职能与角色,明确时代赋予自身的全新使命,从早期的新闻素材采集者向如今的全能型记者转变,在工作中新闻记者要主动革新自身的思维意识,并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技术的应用,针对不同媒体平台创造形式各异的新闻内容,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原文钊.融媒体时代全能型记者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报业,2025,(07):184-185.

[2]秦玲玉.融媒体背景下全能型记者发展创新策略[J].中国报业,2024,(2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