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融合与创新

作者

杨芳源 李立(通讯作者)

大连工业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转变,当代艺术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何在现代艺术的浪潮中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融合与创新,尤其是通过新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结合,分析如何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形式与表现的创新。通过对新媒体艺术、数字化保存、传统元素的国际化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统绘画;融合;创新

一、当代艺术概述

当代艺术是指从20世纪中期到今天的艺术形式,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多样性。[1]在当今的艺术界,关于“当代艺术”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学者和艺术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阿瑟·丹托[1]曾提出,当代艺术不等同于“当代人”或“当今时代”的艺术,也不是“后现代艺术”,而是一种超越了现代主义叙事的艺术形态。吕克·南希[3]则认为,今天创作的某些艺术作品,虽然技术上符合现代性标准,却不应被视作“当代艺术”,因为其缺乏当代性的标志。这种观点揭示了当代艺术的复杂性,它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创新,还涉及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艺术家思想观念的革新。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正式兴起。中国学者在探讨当代艺术时,常常把其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时间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即指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第二种是作为特殊类型或风格的艺术;第三种则是具有时代精神和当代性特点的艺术。无论是从艺术的历史发展还是从文化的传承来看,当代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了极其丰富的面貌,它不仅挑战传统艺术的界限,还开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

二、中国传统绘画概述

传统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绘画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岩画,造型简单,但已经初步具有绘画的造型功能。[4]传统绘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二维平面中运用点、线、面构成三维的立体效果、并利用绘画材料中的不同色彩来丰富画面。

中国传统绘画核心为“气韵”与“意境”,以笔墨传递情感与内在力量,强调主观意识,与西方写实主义不同。它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前者细腻刻画,后者简练表现自然与情感。诗书画融合,赋予画作深层意境,构成艺术精神内核。

三、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融合与创新

(一)将新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机融合

在新媒体的时代里,中国传统绘画需要和新媒体技术融合。融合后的中国传统绘画充分发扬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让它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中国传统绘画在创作上、审美上还有历史文化层面上都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体现了儒家、道教、禅宗等思想。通过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这些审美元素融入现代的创作中,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比如说,香港的导演黄宏达的AI机器人“Gemini”把传统水墨画的写意风格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创作出既有山水画元素又有科技创意的作品。这幅作品展示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的创新潜力。

(二)充分依靠新媒体信息技术丰富传统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艺术家能够利用虚拟现实(VR)和数字影像技术将传统绘画转变为更加动态、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杨泳梁的“数字山水”通过头 戴式设备或眼镜将屏幕呈现在观众眼前,让用户沉浸人工虚拟的世界之中。[5]数字技术也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艺术家们不再受限于纸张、墨水这类传统材料。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创作、修改和保存作品,这种变化使得传统艺术形式以更灵活和更多样化的方式传播,满足了现代艺术发展的需求。

(三)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实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平民化传播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长期以来主要为特定群体所欣赏,高价值的传统书画作品通常仅限于少数艺术鉴赏者和收藏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路径逐渐增加。如今,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欣赏传统绘画作品,艺术家也能利用社交媒体和线上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这有效突破了传统艺术的传播限制。

(四)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激发新媒体艺术水平的提升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仅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也通过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激发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水墨画的虚实结合、意象表现、色彩搭配等方面,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6]例如,许多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中采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使得新媒体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内涵。传统绘画中的“气韵生动”与“情景交融”思想,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使新媒体艺术作品不仅具备现代科技感,还能够承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四、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未来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融合与创新,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的尊重、对现代技术和国际艺术语言的开放态度。未来,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将依赖于技术的持续进步,尤其是在数字化、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一)推动中国传统绘画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国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推动其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一个重要任务。通过艺术家与国外艺术机构的合作,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开始关注并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许多海外博物馆和画廊也开始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为其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二)弘扬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传承

虽然数字技术为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许多创新性,但掌握传统技艺依然至关重要。如今,许多年轻的艺术家们正致力于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技法。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能够唤起公众对这些传统技艺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艺术家们仍然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五、总结

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传统绘画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实现形式与内涵的创新。这不仅是形式革新,文化基因的延续,还为全球艺术对话提供了独特视角。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传统绘画有望在全球舞台大放异彩。在传承传统与拥抱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为世界艺术的发展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叶.当代艺术与新媒体环境中摄影作品的多元化展示[J].参花,2024,(27):48-50.

[2] Arthur Danto, 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2. 中译本见[美]阿瑟·C.丹 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3] 让—吕克·南希: 《无用的共通体》,郭建玲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第82页。

[4] 杨佳莉,桑莉君.中国传统绘画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实践 [J]. 艺海,2020(11):90-91.

[5] 魏琦.民族性语言的数字化拓展研究——以新媒体艺术为例的思考[J].美术研究,2023,(03):129-132.DOI:10.13318/j.cnki.msyj.2023.03.005.

[6] 梁楷宜,金亨基.中国水墨画元素在新媒体艺术动画领域的应用分析[J].科幻画报,2020,(10):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