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儿童哲学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渗透与实践

作者

马铮

37082619910928402X

摘要;本文聚焦于儿童哲学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渗透与实践,探讨如何将儿童哲学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数学素养提升。同时,结合哲学理念,组织教学案例,阐述教学策略,分析儿童哲学对幼儿数学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为幼儿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了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

哲学,这个听起来有点深奥的学科,其实,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记得,幼儿园组织孩子们郊游或在寒暑假陪同孩子参观博物馆时,我发现孩子们对外界都非常好奇,都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在火车博物馆,孩子围着古董般的蒸汽式机车模型问长问短,在飞机博物馆,孩子一直纳闷“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天生就具备一种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这就是哲学的雏形[1]。作为幼儿园里一名儿童哲学的启蒙老师,我们就应该利用这种天然的好奇心,引导孩子们进行哲学的思考,探讨生活中的疑问,这不仅仅是对孩子们好奇心的保护,更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

儿童哲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提出,旨在通过哲学对话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哲学素养。幼儿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教育在幼儿的思维培养和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幼儿数学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幼儿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认识儿童哲学与幼儿数学教育的契合性

(一)助力幼儿思维发展

儿童哲学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对话和探究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育中,幼儿需要运用这些思维能力来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儿童哲学的融入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育可能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而儿童哲学以其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幼儿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让幼儿在探索和发现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三)促进幼儿合作交流

儿童哲学强调对话和合作,在数学教育中融入儿童哲学,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中,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这对幼儿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把握儿童哲学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渗透性

(一)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思考。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以儿童为中心的数学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反思。教师可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在课堂上,我曾给孩子们讲过一个《有趣的零》的故事:在数字王国里,国王“9”非常骄傲,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数字。但当一个不起眼的“0”来到宫殿,并站在“1”后面变成“10”,再加个“0”变成“100”时,国王惊讶地发现“0”的神奇之处。这个故事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零在数学中的哲学性,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类似这样启发孩子思考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在教授图形概念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是这种形状?不同形状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让幼儿在思考中探索数学知识。

(二)创设支持性学习环境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应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安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实验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和反思,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新年联欢会上,孩子们通常喜欢吃水果[3]。这时我便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水果,根据班级人数把一堆水果平均分成多少份?通过自己动手,孩子们可以学习认识分数,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公平意识。

引导孩子挖掘数学中的哲学元素,也是一个将哲学思维与数学概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幼儿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教育资源,如数的概念、数的运算、图形的认识等,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挖掘这些元素,设计富有哲学意味的数学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在给孩子们讲解“1+1=2”时,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1+1必须等于2?”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设计一款“1+1=?”的代数游戏:在黑板上写下“1+1=?”,并放置一个未知数,然后让孩子们通过添加数字或符号求出未知数的值。这个游戏需要孩子们思考代数方程式的基本原理,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求解。

(三)创设哲学式数学讨论方式,促进幼儿交流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借鉴儿童哲学的讨论方式,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观点,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辩论。通过集体探究和合作学习,幼儿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哲学的思考过程。例如,在比较大小、讨论“哪个图形更大?”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测量等方式来寻找答案,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由[4]。还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组织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各抒己见,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互相启发和学习。

四、培养幼儿哲学思维空间的批判性

儿童哲学渗透数学教学,无疑提高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孩子们通过哲学对话,学会了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反思问题,萌发了批判性思维的萌芽,为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而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能力。创设批判性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等,是幼儿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孩子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问促思,这些素养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创新思考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5]。

总之,将儿童哲学融入幼儿数学教育,对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合作与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实践策略,进一步完善儿童哲学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幼儿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育与辩证思维——兼论"数学教学的关键"[J].数学教育学报, 2023, 32(2):1-4.

[2] 任娜.——基于儿童哲学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 2024(7):28-32.DOI:10.3969/j.issn.1673-4289.2024.07.007.

[3] 金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2024(6):563-565.

[4] 郑毓信.从"大智慧"看数学教育——"数学教育杂谈"之十[J].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4):4-8.

[5] 孙美艳."双减"不停步提质增效加速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爱人, 2023(10):0138-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