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

廖军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荣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300

摘要: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是矿山运输的核心环节,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自动驾驶、传感技术、智能监控系统以及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与融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矿井运输系统正朝着更加智能、无人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结合当前矿井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应用趋势,并提出相关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下矿井;轨道运输;自动化技术

引言

地下矿井的辅助运输系统承担着矿井内人员、材料、设备、矸石等各类物品的运输任务。当前,国内大中型矿井的辅助运输系统主要有两种方式。轨道运输系统通过在各运输巷内铺设轨道,利用矿车和轨道机车完成运输。该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承载较大运输量,且适合大型设备下井,缺点则是运输路径受轨道限制,部分物品需要进行转载,灵活性较差。无轨运输系统则采用无轨胶轮车进行运输,具有机动灵活、能将物品直达目的地的优势,但其运输量相对较小,适合小范围、持续性运输的场景。随着矿井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这两种运输方式都在向更高效、更灵活的方向演进,以提高矿井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安全性。

1. 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的定义

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是指在地下矿井中,使用轨道作为运输载体,结合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进行矿石、设备、人员等运输任务的系统。该系统通常包括轨道、矿车、牵引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通过一定的作业流程将矿石从开采区运输至地面或地下的处理中心。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轨道运输系统逐步向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提升了矿山作业的安全性、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2.1 自动驾驶技术在矿井运输中的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地下矿井运输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运输能力及降低人为失误率。通过安装光学雷达、摄像头等传感设备和环境模型建立技术,使矿车自动驾驶,避开障碍物按预定线路行进,并且借助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和井下实时监测调派中心,能在井下复杂的巷道环境中实时调整运行路径,优化运输调度。此技术不仅提升了矿井运输安全性、降低对司机的需求,减少劳动力开支,尤其是恶劣环境条件下功能更强。

2.2 传感技术与智能监控系统的集成

依靠传感器、智能化监控系统为地下的采矿场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传感器安装于采矿的车辆、轨道、运输工具上,持续检测其运行状况、速度、轨道状况以及周围环境参数。通过数据采集传送,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对其开采现场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事故以及故障等状况,并对异常状况进行处理或者报警。这样一体化的系统使得采矿场内运输过程更为安全,减少由于机器故障而导致的停工时间。

2.3 通讯技术与数据传输系统的关键作用

通讯技术和数据传输系统是确保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自动化高效运行的核心。无线通讯技术,尤其是5G和低功耗广域网(LPWAN),为地下矿井运输提供了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支持。在地下复杂的环境中,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信息同步对于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至关重要。通过高效的通讯技术,矿井管理人员能够实时获取运输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精确的调度和故障预测。此外,数据传输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能够避免因信号不畅而导致的运输中断和安全隐患。

3. 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

3.1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在矿井轨道运输系统中逐渐得到了应用,其中自动化技术主要为矿山运输系统提供自控管理以及监测功能,而智能化技术使系统具有自学功能并做出决策,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矿山运输系统本身能够在实践中自我改进和调节,例如,根据周围情况和机器状态主动更改运输路径及速度以提高矿车工作效率。此外,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根据采矿区域的具体情况来预知设备故障和运输瓶颈,并且提前警示并做出相应调整,保证运输平稳流畅。

3.2 无人化矿井运输系统的发展

无人化矿井运输系统是未来矿山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无人矿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矿井运输系统能够在不依赖人工操作的情况下高效运行。无人化矿车不仅可以完成矿石的运输任务,还能够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故障自诊断、路径规划和环境感知。无人化运输系统的应用,减少了矿井中的人员暴露,提升了矿井作业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然而,建设无人化矿井运输系统仍面临技术挑战,如设备的稳定性、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等问题。

3.3 未来矿井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地下矿山轨道运输系统来说,其前进的方向即建立绿色矿业基地、实施智能化经营管理。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如何实现减能源、降排放也已成为矿山轨道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重点。提升电动矿车的工作效率,采用诸如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补充,能够使地下矿山运输系统更多依赖非传统能源供给。而通过智能配载系统来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调用,合理调配资源,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未来可以预见,地下矿山运输系统将更多重视使用绿色材料及保证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在发展运输效率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语: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动驾驶、智能监控、传感技术和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矿井运输向更加智能、高效、无人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的矿井运输系统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减少了人为干预,还大幅提高了矿井作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然而,系统集成、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仍然是发展中的挑战。矿井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注重环保和能源效率,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未来地下矿井轨道运输系统将为矿山行业提供更加智能、绿色的解决方案,推动矿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井工煤矿运输系统智能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地名, 2023(8):0052-0054.

[2]张腾飞.高产高效采煤矿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19):22-24.

[3]赵维成.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研究, 2022, 4(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