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事故成因分析

作者

杨凡

身份证号码:642221199409201057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各类建筑项目不断涌现。然而,建筑施工事故也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筑施工具有高空作业多、交叉作业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特点,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深入分析建筑施工事故成因,对于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事故成因分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城镇化浪潮与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激增的推动下,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然而,繁荣背后安全问题却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尽管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相继出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一系列法规标准,构建安全监管体系,但建筑施工事故仍屡禁不止。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安全意识淡薄,将成本控制凌驾于安全之上,削减安全投入、简化管理流程;加之施工人员多为流动性大的农民工群体,专业培训不足、安全知识匮乏,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安全风险,致使建筑施工安全形势长期严峻,亟待系统性研究与改善。

2.2 研究意义

通过对建筑施工事故成因的深入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和管理部门准确识别安全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这不仅有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事故成因的研究也为完善建筑施工安全法规和标准提供依据,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建筑施工事故成因分析

3.1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存在违规操作、冒险作业等现象,如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等。此外,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不严格,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人员的违规行为,也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 。

3.2 设备因素

施工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采购质量不合格的设备,或对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导致设备老化、故障频发。例如,起重设备的钢丝绳磨损严重、塔吊限位装置失灵等,都可能引发设备事故。同时,施工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不规范,如脚手架搭建不符合要求、模板支撑系统不稳定等,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

3.3 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环境复杂多变,自然环境和作业环境都可能对施工安全产生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风、高温等,会干扰正常施工,增加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等的安全风险。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也存在诸多隐患,如照明不足、场地狭窄、材料堆放混乱等,容易导致施工人员滑倒、绊倒、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 。

3.4 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是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重要根源。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或制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不彻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未能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闭环 。

四、建筑施工事故预防措施

4.1 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 。

4.2 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严格把控施工设备的采购质量,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合格的设备供应商。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修,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规范设备安装和使用流程,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

4.3 改善施工环境条件

在施工前,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高危作业。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保持场地整洁、道路畅通,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域,设置充足的照明和警示标识。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条件 。

4.4 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完善安全考核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做到闭环管理 。

五、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发展方向

未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风险预警。通过在施工人员和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人员位置、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同时,安全管理将更加注重全过程、全员参与,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融入安全理念,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管理,共同保障施工安全 。

六、结论

建筑施工事故成因复杂,涉及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对事故成因的深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改善施工环境条件、强化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顺应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趋势,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有助于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保障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家坤,姚慧.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成因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24,39(1):23-30. DOI:10.12077/sdjz.2024.01.004.

[2] 项天,郭红领,杨发兵,等. 基于故障树和模糊理论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平台事故成因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2018,32(5):7-11. DOI:10.13991/j.cnki.jem.2018.05.002.

[3] 朱荣.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广东安全生产技术,2025(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