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机械设计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作者

刘雪莹

身份证号码:120101199211034068

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石,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兴起,为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机械设计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对推动行业技术革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设计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理论简述

1.1 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制造是工业生产的核心环节,涵盖从产品构思到实物产出的全流程。机械设计作为起始阶段,旨在依据功能需求与性能指标,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完成产品的结构、形状、尺寸等设计规划。其过程包含需求分析、方案构思、技术设计、详细设计等环节,可分为全新产品设计、改进型设计等类别,设计师需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加工工艺、人机工程学等因素,确保设计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机械制造则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涉及多种制造技术与工艺,如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焊接等。通过合理选择制造设备与工艺参数,实现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与装配。

1.2 数字化技术原理与应用基础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就是把机械设计制造的有关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主要是把计算机数据建模、集成数字信息为核心,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建立产品三维数字模型,对产品机构、性能进行模拟仿真。在设计的初期CAD 软件可以快速设计方案,在方便设计师调整和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的制造阶段中,使用 CAM 技术把设计模型加工成数控加工程序并输入到数控机床中,控制机床生产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数字化技术还可以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信息集成处理,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协同工作。数字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过程之中,大大降低了产品开发周期,减少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1.3 智能化技术原理与应用基础

智能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等技术,使机械设计制造系统具备自我学习、判断与控制能力。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感知思维与行为,使得设备具备感知、推理、学习的能力;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学习提取规律,优化设计结果或预测设备故障,可以使设备的运行过程得到有效保证;在机械设计制造系统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设备设计师实现多个设计方案的快速输出,并通过智能化评价与优化,以满足机械产品性能要求;使用传感器获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根据机器学习算法开展设备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杜绝设备发生运行故障,保证制造生产的延续性。

二、机械设计制造数字化发展现状与应用

2.1CAD/CAM 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以机械设计制造为前沿领域的CAD/CAM 技术,已经风靡整个行业。CAD 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方便的、精确的设计工具,能很快建立复杂的产品三维模型,通过参数化设计,达到容易实现修改、完善的途径,从而缩短了设计周期。以汽车的生产为例,设计一种汽车,以前要求设计人员花费很长时间进行产品图纸的设计,进行不断重复的修改工作,而现在利用CAD 软件,从汽车的造型设计、到内饰的各个零件都能在虚拟的环境中高效完成,其设计精度大大提高。CAM 软件把 CAD 设计数据直接送到生产车间制造产品,根据CAD 设计模型产生详细的机床加工轨迹,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实现自动化生产,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品产生。

2.2 数字化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特点与优势

虚拟现实与数字仿真技术推动了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工作,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数字化虚拟产品模型,对该产品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模拟,并对其产品性能作出全面评价。设计与开发机械产品的时候并不需要开发一款物理产品进行各种性能试验,例如机械结构强度、动力学等性能,早期发现产品缺陷,从而避免出现设计错误,并减少机械产品的开发费用和设计风险。在大型机械如船舶发动机设计中,就可以通过数字仿真技术仿真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进行运行试验,使得该发动机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以及提供动力输出。

2.3 发展前景与展望

未来,数字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将会得到更好地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结合下,将演化出智能化设计制造系统,设计软件会根据大量的数据与智能算法自动生成设计与多套设计方案并根据智能算法进行评估,制造过程实现了智能化与生产质量的动态调控,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将会消除企业间与地理间的界限,使得设计制造资源可以在全球得到共享。

三、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发展现状与应用

3.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是促使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设计阶段中,通过分析机器学习中所运用到的各种算法,针对以往设计数据以及市场需求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多种方案智能设计方案的生成,并且在生成不同的设计方案后,可运用模拟技术,智能评估方案的优缺点,以及智能方案的优化。

3.2 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

对于机械加工来讲,智能机器人能够完成繁重危险的工作任务。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内,运用机械手进行焊接,其焊接精确度之高、效率之高远超过普通的人为操作,同时也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连续作业,避免了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装配机器人,它能够准确、灵活地进行装配,完成了零部件的快速、精确装配。生产流程得到了有效提高,零部件组装的标准化程度也有了一定提升。对于电子加工等精度要求高的产品而言,运用机械人能够完成精细的芯片贴片等功能,满足了产品对于精度的要求。

3.3 自动化生产线的构建与优势

自动生产线是使用自动机、智能控制器、传感器等所组成的具有高度自动化生产的系统,在构造时要考虑产品特征以及生产的工艺要求,把对原材料加工、零件加工、产品组装等等组合成一个过程,能够将生产产品系统连续运转。自动生产线可以明显增加生产效率,每个环节相互配合,能够匀速不停地运转,不因为手工的原因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停滞。

结语

机械设计制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是工业变革的必然趋势。二者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模式革新,显著提升设计效率与制造精度,增强产业竞争力。尽管在技术、人才、成本等方面仍存挑战,但随着前沿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完善,未来将朝着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协同化迈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重塑全球工业格局。

参考文献

[1] 黎昌 龙. 浅析 机械 设计 制造 的数 字化 与智 能化 发展 [J]. 中国 设备 工程,2024,(08):28-30.

[2] 刘 魁 . 机 械 设 计 制 造 的 数 字 化 与 智 能 化 探 析 [J]. 科 技 创 新 与 应用,2023,13(12):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