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

宗文学

身份证号码:370321197906153614

一、引言

市政给排水管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供水与排水的关键功能,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施工质量是确保给排水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若施工质量不达标,易引发管道渗漏、堵塞、破裂等问题,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城市内涝、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深入研究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公众对生活用水质量和城市排水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部分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施工技术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复杂,给排水管道施工面临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诸多干扰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亟需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来保障施工质量。

2.2 研究意义

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行,减少管道故障发生频率,降低后期维修成本。高质量的给排水管道有助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高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同时确保城市排水顺畅,减少内涝风险,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还能提升市政工程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促进市政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材料因素

给排水管道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管材的材质、规格、壁厚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管件质量差、接口密封材料性能不佳等,都可能导致管道出现渗漏、破裂等问题。例如,劣质管材抗腐蚀能力弱,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被腐蚀穿孔,影响供水和排水功能 。

3.2 施工技术因素

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质量至关重要。管道基础处理不当,如基础不均匀沉降,会使管道受力不均而损坏;管道安装过程中,接口连接不牢固、坡度控制不准确,易造成管道堵塞和排水不畅;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 。

3.3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对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正确指导施工;操作人员不按规范施工,存在违规操作行为;管理人员质量监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

3.4 环境因素

施工环境包括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复杂的地质条件,如软土地基、地下水位高等,若处理不当,会影响管道基础的稳定性;恶劣的气候条件,如暴雨、大风等,会干扰正常施工,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质量 。

四、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严格审查施工图纸,确保图纸设计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加强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管理,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对进场的管材、管件、阀门等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核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 。

4.2 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管道基础施工时,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控制基础的平整度、高程和密实度,确保基础稳定。管道安装过程中,要保证管道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接口连接紧密牢固,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和密封材料,防止渗漏。

4.3 施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验收阶段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给排水管道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外观检查、闭水试验、压力试验等。对隐蔽工程要及时进行验收,做好验收记录。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

五、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5.1 质量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企业和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现象,为追求施工进度而忽视质量控制。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不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随意简化施工工序,增加了质量隐患 。

5.2 质量检测手段落后

一些施工项目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对管道施工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例如,在检测管道渗漏时,仍采用传统的人工观察方法,难以发现微小渗漏点,导致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 。

六、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6.1 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加强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宣传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施工质量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质量规定的进行处罚,促使施工人员自觉遵守质量规范 。

6.2 提升质量检测水平

加大对质量检测设备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如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管道渗漏、利用超声波检测管道内部缺陷等,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加强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检测水平,确保质量检测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

七、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

7.1 智能化质量控制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在施工设备和管道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数据和管道运行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智能监测和预警 。

7.2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

未来将更加注重市政给排水管道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从管道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更新改造,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施工和运营需求,在运营阶段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和维护体系,确保管道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

八、结论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关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尽管当前施工质量控制存在质量意识淡薄、检测手段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和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但通过强化质量意识教育、提升质量检测水平、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推动技术创新应用等优化策略,结合智能化、全生命周期和绿色化等发展趋势,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 长 杰 . 市 政 工 程 给 排 水 管 道 施 工 的 质 量 控 制 策 略 [J]. 城 市 建筑,2015(23):201-201. DOI:10.3969/j.issn.1673-0232.2015.23.182.

[2] 杨瑞泽.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隐患防治策略探讨[J]. 建筑·建材·装饰,2024(4):178-180. DOI:10.3969/j.issn.1674-3024 .2024.04.060.

[3] 宋德福.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策略探索[J]. 中国房地产业,2019(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