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党建引领,专业赋能”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于冰
济南职业学院 250103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结合点,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党建引领,专业赋能”的模式,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责任,接着阐述了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及其在专业赋能中的作用,最后详细探讨了高职院校通过专业赋能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引领;专业赋能;乡村振兴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探讨“党建引领,专业赋能”的服务模式,分析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责任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体,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其鲜明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1.高职院校的专业广泛,贴合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涵盖直播电商、农业技术、乡村规划、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这使得高职院校能够根据乡村的具体需求,提供精准、专业的服务。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还是乡村旅游的开发,高职院校都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为乡村输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紧密相连,能够迅速响应乡村发展的需求变化。高职院校深植于地方,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这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及时捕捉到乡村发展的新需求、新趋势,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和服务方向,确保所提供的服务和支持始终与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保持高度契合。
4.高职院校还肩负着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责任。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支持,而高职院校正是这些要素的重要提供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通过提供智力支持、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高职院校通过专业赋能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融合党建专业,构建服务机制
建立学院党建和专业融合的机制,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建设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助力乡村振兴。高职院校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政策,为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这些制度和政策应明确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以及二者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例如,可以设立党建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党建元素,同时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学院党建与各专业教学、科研、实训等环节的有机衔接机制是关键。在教学环节,可以开设与党建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将党的理论和政策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在科研环节,鼓励教师开展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课题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实际动力。在实训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乡村实践活动,如支教、扶贫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党的领导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机制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确保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能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党性修养的人才。
(二)构建“支部+小组”服务模式,共推乡村服务
构建“支部+小组”的服务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整合各专业小组的资源和力量,共同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二级系部党总支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小组的工作。各小组则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为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例如,直播电商助农小组可以帮助农户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这种服务模式,高职院校能够将党建工作与专业服务紧密结合,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各小组之间的协同合作和高效运转。同时,各小组的专业特长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农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持和帮助。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还能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校地携手合作,科技智慧助农
高职院校应探索与农村社区的合作新模式。可以与地方政府、农业合作社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署合作协议、设立联合研究机构等方式,共同开展农业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活动。
在科技助农方面,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研究能力,可以为农村社区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新品种推广等专业化服务。例如,通过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研发和推广适应地方特色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四)智技并行双扶,振兴乡村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探索以涉农专业为核心,打造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专业群。这一专业群不仅涵盖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农村管理等领域,还包括与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紧密相关的专业方向。
开设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培训班。课程和培训班应围绕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设计,旨在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通过系统的培训,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结合党建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乡村振兴服务项目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这种智技双扶的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农民提升技能水平,还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五)创新党建品牌,赋能乡村振兴
创新党建品牌项目,为乡村振兴贡献独特的力量。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专业内涵,紧密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精心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项目。
以“服务三农、助力振兴”为核心主题,设计并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党建品牌活动。旨在引导师生深入农村、贴近农业、关爱农民,通过实地调研、技术服务、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可以组织师生前往农村地区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文化和教育资源,为农村地区提供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通过实施这些党建品牌项目,高职院校不仅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力展示高职院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关注,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赋能区域乡村振兴的策略探索——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为例[J].南方农机. 2023,54(21):101-104
[2]卢晓慧,吕治萍.“过渡期”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39(04):97-99
[3]郭金梅.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 2023,7(02):10-14
[4]陈雪仪.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现代服务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 2023,22(06):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