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徐其亮

身份证号码:372325198002124038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 “双碳” 目标的提出对各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资源消耗大、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等问题。绿色施工技术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电力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深入研究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对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传统施工方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施工机械燃油使用以及建筑垃圾排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同时,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扬尘污染等问题关注度提高,传统施工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成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2.2 研究意义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推动 “双碳” 战略实施。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和废弃物产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三、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节能技术应用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和照明系统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选用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如变频塔吊、节能焊机等,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设备能效。在施工现场照明方面,采用 LED 节能灯具,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环境光线和施工需求自动调节亮度,减少电力浪费。同时,合理规划施工流程,避免设备空转和重复作业,进一步降低能耗。

3.2 环保材料使用

推广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在电力工程中,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临时施工材料,如竹制脚手架、纸质模板等,减少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选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型涂料等,降低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此外,优先选择本地生产的材料,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3 水资源节约技术

施工现场水资源管理对节水至关重要。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施工降尘、车辆冲洗等,减少市政用水消耗。在混凝土养护等环节,使用节水型养护设备,如喷雾养护系统,降低水资源浪费。同时,建立施工现场用水计量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水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3.4 环境保护技术

为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需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在扬尘控制方面,设置围挡、覆盖防尘网、定期洒水降尘,并对粉状材料进行封闭储存和运输。针对噪声污染,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在废水处理上,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3.5 信息化管理技术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可提高绿色施工水平。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变更和资源浪费。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实现绿色施工目标。同时,运用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

施工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面临的问题

4.1 技术应用成本较高

部分绿色施工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如节能型施工设备价格较普通设备贵,环保材料采购成本也相对较高。这增加了电力工程建设的前期投入,对于一些资金紧张的项目来说,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存在经济压力。此外,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和维护成本也较高,进一步制约了其广泛应用。

4.2 技术标准与规范不完善

目前,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不够完善,在技术应用、验收评估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绿色施工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同时,标准更新滞后于技术发展,无法及时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提供指导。

五、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改进策略

5.1 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和环保材料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设备和材料价格。同时,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对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或税收优惠,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提高企业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积极性。

5.2 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

加快制定和完善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验收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确保施工企业和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定期对标准进行修订和更新,使其适应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为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六、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6.1 技术创新持续推进

未来,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将不断创新发展。新型节能设备、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将不断涌现,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施工现场的应用,新型高效降噪技术的研发等。同时,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将与绿色施工深度融合,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监控和优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绿色施工水平。

6.2 全生命周期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理念将贯穿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就充分考虑绿色施工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工程运营阶段,继续采用绿色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电力设施的可持续运行,推动电力工程向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方向发展。

七、结论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对实现节能减排、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面临成本、标准、人员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降低成本、完善标准、加强培训和健全机制等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随着技术创新、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推广和行业协同发展,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电力行业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伟.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4):2361.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1.24.2298.

[2] 刘海利. 探讨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8):2431.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18.2357.

[3] 刘航. 电力工程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24,22(24):62-64.DOI:10.16661/j.cnki.1672-3791.2410-5042-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