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策略研究

作者

王学谦

身份证号码:370321198601213932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短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节能降耗已成为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机械电气设备作为工业生产、建筑设施、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据较大比重。以制造业为例,机械加工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等的持续运行消耗大量电能与其他能源资源。降低机械电气设备能耗,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策略,探索高效节能的技术与管理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机械电气设备能耗现状及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2.1 能耗现状

当前,部分机械电气设备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一方面,设备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如一些老旧电机,其能效等级较低,运行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传统的变压器在电磁转换过程中,因铁芯材质和绕组设计不合理,存在较大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另一方面,设备运行管理不科学,部分设备长期处于非满负荷运行状态,但仍按照额定功率消耗能源,造成能源浪费;在一些生产流程中,设备启停频繁,每次启动时的瞬间能耗过高,且未进行合理的协调控制,导致整体能耗增加 。此外,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设备数量的持续增多,机械电气设备的总能耗呈上升趋势,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2.2 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节能降耗是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然选择。全球能源储备有限,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不仅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还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降低机械电气设备能耗,能够减少对能源的过度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企业角度来看,节能降耗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减少能源支出,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生产优化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工作,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策略

3.1 优化设备设计选型

在机械电气设备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对于机械结构设计,采用轻量化设计理念,选用高强度、轻质的新型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降低设备自身重量,减少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优化机械传动系统,采用高效传动装置,如高精度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等,提高传动效率,降低摩擦损耗。在电气设备选型方面,优先选择高效节能型产品,如能效等级高的电机、变压器、变频器等。高效电机相比普通电机,在相同负载条件下,可降低电能消耗 10%-30% ;节能型变压器通过优化铁芯和绕组设计,能有效降低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

3.2 改进运行控制技术

先进的运行控制技术是实现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的关键。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转速等,通过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实际工况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例如,在风机、水泵等设备中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实际风量、水量需求调节电机转速,避免设备长期在满负荷状态下运行,可实现节能 20%-50% 。采用自动化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优化设备的运行策略,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使设备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高效运行。此外,建立设备群协同运行机制,对多台设备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根据生产任务和能源消耗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启停顺序和运行负荷,实现整体能耗最小化。

3.3 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良好的设备维护管理有助于降低设备能耗。定期对机械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例如,定期清理电机表面灰尘和杂物,保证电机散热良好,避免因散热不良导致电机效率下降和能耗增加;对传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减少摩擦阻力,降低能量损耗。建立设备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分析能耗数据,找出能耗异常点和节能潜力点,为节能改造和优化运行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正确操作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能源浪费。

3.4 应用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回收技术

积极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机械电气设备提供清洁能源。在工厂、建筑等场所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或风力发电装置,将产生的电能用于设备运行,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此外,推广能源回收技术,将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能量进行回收利用。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余热锅炉将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回收,转化为蒸汽用于发电或供热;利用液压、气压系统的余压发电,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四、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面临的挑战

4.1 技术研发与应用难题

虽然节能技术不断发展,但部分先进节能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一些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稳定性不足、成本过高、与现有设备兼容性差等问题。例如,某些新型节能电机虽然能效显著提高,但制造成本过高,导致市场推广困难;一些智能控制系统在复杂工业环境下,存在数据采集不准确、控制算法适应性差等问题,影响其节能效果的发挥。

4.2 资金投入与成本压力

实施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设备更新、技术研发、系统安装调试等费用。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短缺成为制约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此外,节能设备和技术的初期投资成本较高,虽然从长期来看能够降低能耗成本,但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

五、结论

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推动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设备设计选型、改进运行控制技术、加强维护管理以及应用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回收技术等多种策略,能够有效降低设备能耗。尽管当前在节能降耗工作中面临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挑战,但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多技术协同创新和全生命周期节能管理理念的推广,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应持续加强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提高企业和人员的节能意识与专业能力,全面推进机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田春良. 建筑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3):400.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1.23.0388.

[2] 袁祎麟. 典型城市夏季高余热泵站蒸发冷却系统性能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2023.

[3] 程林 2,郭庆波 1,郭耀华 1,等. 基于涡流驱动快速开关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关键技术[Z]. 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