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用与优化研究
乔志
身份证号码:370982198803275870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施工机械设备作为核心生产力要素,犹如建筑工人手中的“利器”,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选用是否得当、运行是否高效,直接关联着工程质量的优劣、施工进度的快慢以及成本投入的多寡。随着建筑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深入研究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与优化成为当下建筑工程领域的关键课题,对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二、施工机械设备对工程的重要影响剖析
1.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先进且适配的机械设备能够凭借高精度的作业能力,确保建筑构件的加工精度与安装准确性。例如,高精度的混凝土泵送设备可精准控制混凝土浇筑流量与压力,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与平整度,减少裂缝、麻面等质量缺陷;自动化的钢结构焊接机器人能实现焊缝的均匀、牢固焊接,大幅提升钢结构连接质量,为建筑整体稳定性筑牢根基,从而有效保障工程质量达到高标准。
2.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高效运转的机械设备可显著缩短各施工工序的作业时间,加快工程整体推进节奏。如大型塔吊凭借其宽阔的吊运范围与快速的起吊速度,能迅速将建筑材料吊运至指定楼层,减少垂直运输耗时;先进的挖掘机与装载机配合默契,土方开挖与装载效率极高,为后续基础施工赢得宝贵时间,有力确保工程按时甚至提前竣工。
3.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合理选用机械设备一方面可避免设备闲置浪费,降低设备购置与租赁成本;另一方面,节能高效的设备能减少燃油、电力等能源消耗,降低运维费用。相反,若选型不当,设备频繁故障、能耗超标,不仅会增加直接成本支出,还可能因工期延误引发高额索赔,使工程成本失控,压缩利润空间。
三、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原则
1.选型依据精准化: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类型、规模、结构特点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关键因素进行选型。对于高层建筑施工,塔吊的起重力矩、起升高度及起重臂长度需满足吊运最重构件及覆盖整个建筑平面的要求;在基础土方工程中,依据地质情况、开挖深度与土方量,选择合适斗容量的挖掘机,松软土质可选普通斗,硬质岩石则需配备破碎锤,确保设备性能与工程需求精准匹配。
2.设备性能综合评估:全面考量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可靠性、耐久性以及可维修性。技术参数如发动机功率、工作速度、承载能力等应满足施工工况;可靠性关乎设备稳定运行,优先选择成熟品牌、口碑良好的产品,降低故障风险;耐久性确保设备在长期高强度使用下性能稳定,减少频繁更换设备带来的成本增加;良好的可维修性方便设备故障时快速修复,缩短停机时间,可通过考察设备零部件通用性、售后服务网络完善程度等来判断。
3.设备配套组合优化:注重各类机械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构建高效施工设备体系。例如,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与泵送设备的生产、运输、浇筑能力应相互适配,避免某一环节出现瓶颈;桩基施工时,打桩机与桩锤的组合要根据桩型、桩径、地质条件优化选择,确保打桩效率与质量,实现机械设备群的整体效能最大化。
四、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优化方法
1.设备购置规划优化:在项目前期,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综合考量设备购置成本、预期使用寿命、使用频率、租赁市场行情等因素,决策购置或租赁设备。对于短期使用、专业性强且购置成本高的设备,租赁往往更经济;长期频繁使用的常规设备,购置并合理安排折旧更划算。同时,关注设备技术发展趋势,适度超前选型,预留设备升级空间,避免购置即落后的尴尬局面。
2.安装调试精细管理:设备进场后,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装手册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精度。如塔吊的塔身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极小范围内,通过专业测量仪器实时监测调整;大型机械设备的基础施工要坚实可靠,满足承载要求,并做好防雷接地措施。调试阶段,全面检测设备各项功能,包括机械动作、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模拟实际工况运行,及时排查并解决问题,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使用。
3.运维管理强化:建立完善的设备运维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日常保养、定期检修计划。日常保养侧重于设备清洁、润滑、紧固,及时更换易损件,由操作人员负责并记录;定期检修依据设备使用时长、工况,邀请专业维修人员深度检查关键部件磨损、腐蚀情况,进行预防性维修,如对起重机钢丝绳、吊钩探伤检测,提前发现隐患并处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运行安全。
五、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保障体系
1.法规标准保障:政府与行业协会加速制定完善施工机械设备相关法规政策与标准规范,明确设备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将安全、环保、节能指标纳入强制考核范畴。细化设备选型指南、安装验收标准、操作规范,如规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为行业有序发展提供坚实法律依据,确保机械设备合规使用。
2.技术研发驱动:加大科研投入,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机械设备关键技术难题,如研发智能化施工装备、新能源驱动设备、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提升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满足复杂建筑施工需求,增强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六、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技术更新挑战: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促使施工工艺不断革新,对机械设备技术要求日益提高。如装配式建筑兴起,亟需高精度、高效率的预制构件生产与吊装设备;绿色建筑发展要求设备具备节能环保特性。加强行业技术交流,跟踪国际前沿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动机械设备技术升级换代。
2.成本控制挑战:先进机械设备往往初始投资大,后期运维成本也不菲,增加建筑企业成本负担。一方面,开展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综合考量设备购置、使用、维护、报废全过程成本,权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采购、优化设备配置、自主研发关键部件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设备性价比,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七、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用与优化研究是打造高品质、高效益建筑工程的核心任务,虽面临技术、成本、节能环保等诸多挑战,但凭借科学选用原则、严谨优化方法、完备保障体系,借助法规护航、技术攻坚、人才助力之力可突围。持续深耕该领域,将重塑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应用格局,提升建筑机械化施工水平,为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何栋. W 公司“金色港湾”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 江苏:江苏大学,2021.
[2] 刘洋. 贵阳某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9.
[3] 黄兵兵.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D]. 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