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理念下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研究

作者

黄家淇

靖江市水利局十圩闸管所 江苏 泰州 2145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意识的增强,“绿色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研究以绿色理念为指导,针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我们对现有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绿色施工技术方法,如优化施工工艺、采用环保型材料和设备等,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施工。其次,我们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督促施工方遵守环境法规、建立环保奖惩机制以及加强环保培训等绿色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改革,才能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完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为实践绿色水利水电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绿色理念;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环保型材料;绿色施工;环保管理措施

引言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需由传统模式向绿色模式转型,以实现施工效果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绿色发展指标体系》(2021版)提出,绿色理念要求技术节能减排,管理规范环保。现有研究多聚焦技术层面,缺乏整体视角。本研究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改革,全面分析水利水电施工中技术与管理问题,目标是提出可操作且实用的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绿色施工。

1、绿色理念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现状

1.1 国内外绿色施工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绿色施工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源于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1]。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逐渐增强,许多国家开始探索与实施绿色建筑及施工的相关标准。绿色施工理念强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力求在施工技术、材料选择及管理方法上实现绿色化[2]。

在国际范围内,多个组织相继发布了关于绿色施工的标准与指南。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6年推出的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为绿色施工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此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在1993年创建了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认证体系,通过对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表现进行评估,推动了绿色施工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

在中国,绿色施工理念的引入与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相关理论与实践逐渐得到重视。2006年,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绿色建筑的研发与推广。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绿色施工示范项目创建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绿色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为了配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鼓励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理念,从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绿色施工技术的引入,还包括对施工企业的管理规范与行业标准的完善,形成了绿色施工的系统性框架[3]。

1.2 水利水电工程绿色施工的现状调研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施工理念逐渐成为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绿色施工的推进已成为提升工程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的绿色施工主要体现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

在工程设计阶段,绿色理念的引入使得项目规划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单位对工程的选址、规划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强调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干扰。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生态设计方法,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施工技术方面,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逐渐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施工方法。例如,采用再生材料作为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降低资源消耗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施工过程中,鼓励使用低噪音、低排放的机械设备,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和空气污染。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优化工程进度,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管理措施层面,建立了系统的环境管理体系,以确保施工活动的环保要求得以遵循。许多施工企业已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估,确保从项目初期到施工结束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环境保护考量。对于施工方的环境违规行为,逐步建立了明确的奖惩机制,以激励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2、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绿色化探索

2.1 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与优选方案

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与优选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绿色理念的逐步深入,水利水电施工行业亟需对传统施工方式进行改进,通过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中,需要关注施工工艺的优化。优化施工工艺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物料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采取模块化施工技术,可以在工厂内完成构件的预制,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和废物。采用智能化施工设备,如无人机、激光测量仪等,可以提高施工的精确度和效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4]。

材料的选择也在绿色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使用环保型材料,如低碳水泥、可再生资源和绿色建材,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设备上下功夫,采用节能、低噪声的机器设备,可以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5]。

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绿色技术还包括雨水收集与利用、施工排水的处理、施工现场固废的分类与回收等。通过有效管理施工现场的水资源和固体废物,不仅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还能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确保绿色施工技术的有效推广,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以促进绿色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施工技术优选方案,为水利水电施工提供更加清晰的实施路径。

2.2 基于绿色理念的管理措施与实践路径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基于绿色理念的管理措施是实现环境保护与高效施工并重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管理策略来增强环境可持续性,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全面落实环境法规是绿色管理的基础。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强化对法律法规的遵循。通过规范化管理,确保各级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充分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施工中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为了激励施工方的环境责任,必须建立环保奖惩机制。此机制应明确环保行为的奖励措施,如对 在施工期间实施创新绿色技术的单位给予表彰和经济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则需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大程度上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加强环保培训对实施绿色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专门的环保培训,内容涵盖环保法律法规、绿色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等。通过提高员工的环保素养,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自主识别和解决众多环境问题,形成全员参与的环保氛围。施工单位可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织技术交流与研讨,分享环保施工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则为绿色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助力。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施工单位能够实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智能化管理平台有助于对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绿色理念落实到位。

结束语

本文研究绿色理念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分析绿色技术与管理措施,包括优化施工工艺、使用环保材料及设备,提出环境法规遵守、奖惩机制和培训等管理建议。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管理改革结合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路径,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研究局限在区域生态约束的适配性、不同规模项目方案普适性以及经济性分析不足。未来可深化绿色施工技术的适配性探讨,研究经济性影响,为全面推广绿色理念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宏强.基于绿色理念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06):0017-0020.

[2]张建刚.绿色理念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J].砖瓦世界,2021,(20):241-242.

[3]苏建兵.基于绿色理念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J].幸福生活指南,2023,(24):0115-0117.

[4]黄晓斌.绿色理念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1,(08).

[5]赵大永.面向绿色理念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J].建筑与装饰,2023,(03):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