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电力工程招投标中技术方案的创新性与竞争力分析
于红燕
身份证号码:370983198802116620
引言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电气工程与电力工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使得行业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可靠性及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招投标作为工程项目前期的核心环节,是企业获取项目资源的重要途径,而技术方案作为投标文件的核心构成,其创新性与竞争力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技术方案创新性与竞争力的重要性
1.1 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在电气工程与电力工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例如,在智能电网技术方案中,运用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可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准监测。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能够迅速定位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有效减少停电时间和故障范围,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2 对企业中标率的作用
在激烈的招投标竞争中,企业的技术方案若具有创新性,能够展现出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从而更容易吸引评标专家的关注。评标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除了关注技术方案的基本要求是否满足外,更看重方案中所体现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技术方案是企业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当企业能够在投标中展示出先进、可行的技术方案时,业主单位会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以及后续的运维服务能力更有信心,从而增强企业的信誉度。良好的信誉度有助于企业在招投标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优质项目。
1.3 对行业发展的推动
企业为了在招投标中提升技术方案的创新性与竞争力,会不断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并积极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新技术在电气工程与电力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其在行业内的广泛推广。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往往代表了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能够为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提供参考和指引。当一些领先企业在招投标中展示出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方案时,其他企业会纷纷效仿和学习,促使整个行业朝着更高水平的技术方向发展。
二、当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不足
在电气工程与电力工程招投标的技术方案中,许多企业仍然过度依赖传统技术,缺乏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虽然传统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但在一些城市中心区域、环境敏感地区,其占地面积大、电磁干扰等问题逐渐凸显。而电缆输电技术具有占地少、美观、可靠性高等优点,柔性输电技术则能有效提高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由于企业对这些新技术的忽视,导致其技术方案在创新性和适应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部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满足于现有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水平,认为通过传统技术方案也能够获取一定的项目份额,没有充分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
2.2 竞争力不强
许多企业在编制投标技术方案时,没有充分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而是采用通用的模板化方案。这样的方案往往无法准确满足业主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在评标过程中难以获得高分。但部分企业在投标时,没有对项目所在地的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而是直接套用以往项目的技术方案,导致方案在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无法有效展现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技术方案的成本控制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企业在编制技术方案时,要么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了成本控制,导致方案的实施成本过高,超出了业主单位的预算范围。
2.3 其他相关问题
招投标的过程中,需要兼顾技术方案和商务方案的协调性。但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技术方案和商务方案的协调性,即技术人员在编制技术方案时,只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而对与技术方案相配套的商务条款考虑不足,如项目造价、项目工程价款支付方式、项目进度要求等;商务人员在编制商务方案时没有考虑到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方案。这种协调性的不足,会导致部分企业在评标时,评委对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的认识出现偏差,最终影响企业中标概率。技术方案提出了在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的工种要求下,项目竣工完成需要较长时间,而商务方案中却承诺了一个较短的时间工期,这很容易使评委对企业按时按量完成项目的能力产生质疑。
三、提升技术方案创新性与竞争力的策略
3.1 企业层面的策略建议
招标单位作为重要参与方,应从顶层设计角度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政策支持,成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设置不低于营业收入的 3% 的专项资金用于智能电网升级、新能源上网技术的研究创新;并与高校、院所合作成立合作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机制促进技术成熟;推行“人才兴企”,采用股权激励、项目制激励措施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不定期展开技术交流论坛和培训活动,培养掌握技术以及招标政策的复合型团队。
3.2 行业层面的支持措施
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是优化工程建设技术方案的首要前提,因此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需修改相关规定,增加“鼓励技术创新”的考核加分项,即针对绿地低碳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等新技术等,在招投标项目的评分时予以适当加分;设立技术创新风险赔付金制度,即给予项目参与方在工程招标时应用新技术的相关税收减免或补贴等。各行业协会要做好政府的中间桥梁作用,定期邀请相关成员召开技术交流会议及进行创新产品、技术展销,促使企业相互协作分享部分技术,承担组织撰写制定《电力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程度评价规程》,明确并规范创新成果鉴定流程。有必要在行业中开展共用的技术数据资源平台建设,从而集聚和共享核心技术专利库、示范项目典型案例库等,从而减缓企业在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成本;尝试在“技术联合体”框架下鼓励多个企业合作攻关重点项目投标,以增强合作团队之间的优势,提升“走出去”竞争力,以促进我国电力工程项目走向世界的进程。
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与电力工程招投标技术方案创新性与竞争力的分析,揭示现存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研究表明,企业与行业协同发力,方能打破技术瓶颈、增强市场优势。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与行业规范持续推进,招投标技术方案将更趋完善,不仅助力企业在竞争中突围,也将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行业在能源变革浪潮中稳健前行。
参考文献
[1] 陈珊珊. 电气工程投标报价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 冶金与材料,2019,39(04):60-61.
[2]李洪宾.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成本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30.
[3]楚亚男.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成本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