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中的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苏翠燕
身份证号码:370983198310064625
一、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机电工程作为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涉及大量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绿色制造理念强调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研究机电工程中的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机电工程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机电工程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传统机电工程制造模式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排放量大等问题。在全球 “双碳” 目标和严格环保政策的要求下,传统制造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积极探索绿色制造技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此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机电工程实现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2 研究意义
推行绿色制造有助于降低机电工程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短缺压力。通过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绿色制造还能推动机电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机电工程中绿色制造的应用实践
3.1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的源头环节,在机电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便于产品的维修、升级和回收;优化产品结构,减少材料使用量,选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对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使用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
3.2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在机电工程生产过程中,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采用高效节能的加工工艺,如高速切削、干式切削等技术,减少切削液的使用和废液排放;推广绿色焊接技术,如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等,降低焊接过程中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优化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热处理、离子热处理等技术,提高热处理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
3.3 资源回收与再利用
建立完善的资源回收体系,对机电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边角料以及报废产品进行回收处理。通过机械加工、化学处理等方法,对金属废料进行回收再冶炼;对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进行再生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此外,开展产品再制造业务,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修复、改造和升级,使其性能恢复甚至超过原产品水平,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
3.4 能源管理与优化
通过安装智能能源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机电工程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包括电力、煤炭、天然气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能源消耗规律和浪费环节。基于分析结果,优化能源分配和使用策略,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调节电机能耗,合理安排生产设备的启停时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
四、机电工程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
4.1 技术研发与应用不足
绿色制造相关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部分关键技术如高效节能材料制备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企业对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积极性不高,担心新技术应用会增加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短期经济效益,导致绿色制造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4.2 成本压力与资金短缺
实施绿色制造需要在设备更新、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如购买节能设备、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承担高额的绿色制造改造成本,且融资渠道有限,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开展绿色制造实践。
五、机电工程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5.1 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
加大对绿色制造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建立绿色制造技术示范基地和推广平台,通过实际案例展示绿色制造技术的优势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对绿色制造技术的认知度和应用积极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采用先进绿色制造技术的企业给予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动绿色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
5.2 缓解成本压力与拓宽资金渠道
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降低绿色制造相关设备和技术的成本。政府设立绿色制造专项基金,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贴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为机电工程企业绿色制造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六、机电工程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
6.1 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
未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将与绿色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和决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
6.2 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机电工程绿色制造将更加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都贯穿绿色制造理念。加强供应链管理,选择绿色环保的供应商;在产品使用阶段,提供节能使用指导和维护服务;完善报废产品回收体系,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
七、结论
机电工程中的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是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目前面临技术、成本、标准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缓解成本压力、完善标准政策体系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优化策略,结合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产业协同发展等趋势,机电工程行业能够逐步实现绿色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
参考文献
[1] 张志明,张维. 机电制造技术开发中的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策略[C]//2025 数字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与治理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5:1-2.
[2] 徐滨士,刘世参,张伟,等. 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在我国主要机电装备领域产业化应用的前景[J]. 中国表面工程,2006,19(z1):17-21. DOI:10.3321/j.issn:1007-9289.2006.z1.003.
[3] 朱子新,刘世参,马世宁,等. 资源环境与经济效益巨大的绿色再制造工程[J]. 中国表面工程,2001,14(2):8-11. DOI:10.3321/j.issn:1007-9289.2001.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