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刘建
身份证号码:372924198610070092
一、引言
在北方地区,供热系统是保障居民冬季正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能源短缺与环境保护压力也日益增大。传统供热系统存在能源浪费严重、调控不精准、运行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需求。智能控制技术凭借其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为供热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途径。研究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策略,对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能耗、实现供热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我国北方地区供热面积持续扩大,能源消耗总量不断攀升。传统供热系统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和简单的自动化设备,存在供热参数调节滞后、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精准供热等问题。此外,供热管网老化、热损耗大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浪费。与此同时,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愈发严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供热行业的绿色转型,促使供热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2 研究意义
智能控制策略能够实现供热系统的精准调控,根据室外温度、用户需求等实时调整供热参数,避免能源浪费,降低供热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智能控制,可提升供热质量,保证室内温度稳定舒适,增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此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供热行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供热系统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推动供热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供热系统现状分析
3.1 能源浪费严重
传统供热系统中,锅炉运行效率较低,部分锅炉无法根据实际热负荷进行有效调节,导致能源消耗增加。供热管网存在保温性能差、管道老化、跑冒滴漏等问题,造成大量热量损失。同时,供热调节缺乏精准性,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存在 “过热”或 “过冷” 现象,进一步加剧能源浪费。
3.2 调控不及时
供热系统的调控主要依靠人工经验,缺乏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手段。当室外温度变化或用户用热需求改变时,供热参数无法及时调整,导致供热质量不稳定。人工调控还存在响应速度慢、调节精度低等问题,难以适应供热系统复杂多变的运行工况。
3.3 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供热系统的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管理人员难以全面掌握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各供热设备之间缺乏协同运行机制,导致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四、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
4.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的基础,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实时采集供热系统各关键节点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
4.2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实现了供热系统各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无线通信技术(如 4G、5G、NB - IoT)和有线通信技术(如光纤、以太网)的应用,确保了数据的实时、稳定传输,使控制中心能够及时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并下达控制指令。
4.3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供热设备的运行参数。例如,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整锅炉的燃烧强度和循环水泵的转速,实现供热系统的自动调控,提高供热效率。
4.4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供热系统智能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供热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供热负荷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用户的用热需求,优化供热运行策
略。
五、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现存问题
5.1 技术集成度不足
目前,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涉及的各类技术之间存在集成度不高的问题。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在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设备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充分发挥智能控制的优势。
5.2 数据处理能力有限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供热系统产生的数据量大幅增加。然而,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平台难以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和挖掘,无法充分利用数据价值,影响了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和调整。
5.3 专业人才短缺
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需要既懂供热专业知识,又熟悉智能控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内部培训不足,导致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了智能控制技术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六、供热系统智能控制优化策略
6.1 加强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建设
推动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的标准化,统一设备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促进不同厂家设备的互联互通。加强产学研合作,研发高度集成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供热设备、传感器、通信模块和控制平台的有机融合,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6.2 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高效的数据处理平台。对供热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建立更精准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和优化控制模型,为智能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6.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供热与智能控制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七、供热系统智能控制发展趋势
7.1 与物联网深度融合
未来,供热系统智能控制将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实现供热设备的全面互联和智能感知。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实时监测每一个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7.2 人工智能技术深化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先进算法将在供热系统智能控制中得到更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自主决策和优化控制,提高供热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供热。
八、结论
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策略是解决传统供热系统问题、实现供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应用传感器、通信、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有效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热质量。尽管目前存在技术集成度不足、数据处理能力有限、专业人才短缺和资金投入压力大等问题,但通过加强技术集成、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培养专业人才和拓宽资金渠道等优化策略,结合与物联网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化应用以及绿色低碳与智能化协同发展等趋势,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供热行业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郭洪涛. 集中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策略及动态仿真[C]//2019 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 论文集. 2019:71-74.
[2] 刘勇. 集中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研究[D].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2007.DOI:10.7666/d.y1224833.
[3] 丁红亮. 某片区换热站优化实践及供热系统智能化控制策略研究[D]. 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5. DOI:10.7666/d.Y278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