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与防腐措施
尹欣迪
身份证号码:370306198404192542
引言:
在化工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化工设备作为生产核心载体,其腐蚀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瓶颈。据统计,全球化工领域每年因设备腐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亿美元,更易引发介质泄漏、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一、化工设备腐蚀基础理论概述
1.1 化工设备腐蚀的定义
化工设备腐蚀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与周围环境中的介质、化学物质、微生物等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导致设备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造成材料流失、性能劣化甚至结构破坏的现象。这种作用通常是渐进且持续的,随着时间推移,设备的强度、密封性等关键性能逐步下降,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在接触强酸性介质的管道中,金属材料会不断被侵蚀,管壁逐渐变薄,最终可能引发泄漏事故。
1.2 腐蚀的分类
根据腐蚀发生的机理和环境,化工设备腐蚀主要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和冲刷腐蚀。化学腐蚀是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破坏,如高温下金属与干燥气体发生氧化反应。电化学腐蚀则是由于金属表面形成微小原电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金属溶解,是化工设备最常见的腐蚀类型,潮湿环境中钢铁生锈便是典型例子。微生物腐蚀由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引发,微生物通过分泌酸性物质或改变金属表面的电化学环境加速腐蚀。
1.3 腐蚀对化工生产的危害
化工设备腐蚀给化工生产带来多方面严重危害。安全层面,腐蚀可能导致设备穿孔、破裂,引发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泄漏,进而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周边环境。经济层面,设备腐蚀缩短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和更换成本,频繁停机检修导致生产中断,降低生产效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据统计,全球化工行业因设备腐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产品质量层面,腐蚀产物混入产品中,会改变产品成分和性能,降低产品合格率,损害企业声誉,影响市场竞争力。
二、化工设备常见腐蚀类型及影响因素
2.1 常见腐蚀类型
化工设备常见的腐蚀类型中,化学腐蚀常发生于高温、干燥环境,如炼钢厂中高温炉管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皮,致使管壁厚度减薄、强度降低。电化学腐蚀则因金属表面存在电位差,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像海水冷却系统中的金属管道,在含盐溶液中极易发生此类腐蚀。微生物腐蚀多见于水系统设备,工业循环水管道内,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生的硫化氢,会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破坏金属表面,加速腐蚀进程。冲刷腐蚀主要出现在流体流速较高的部位,如离心泵叶轮边缘,高速流体不断冲刷金属表面,使钝化膜反复破坏与修复,最终导致金属快速损耗。
2.2 腐蚀的影响因素
首先就是影响因素中的介质因素,它包括介质的 pH、氧化性、浓度等,介质的酸性和氧化性强弱是影响腐蚀率的主要因素,浓盐酸对碳素钢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其次就是设备本身的材质,不同材质有不同的电极电位、组成晶体,不同材质的耐腐蚀能力不同,如不锈钢的成分中含Cr 元素而形成钝化膜,其耐腐蚀性能比碳素钢好;第三是环境因素,潮湿、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引起腐蚀,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的电化学腐蚀要快于干燥空气。
三、化工设备防腐措施
3.1 材料选择与优化
在化工工艺设计中,对化工设备的防腐工作需从合理选择防腐材料开始,要对化工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介质、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如化工设备中接触强氧化性酸的罐体,可以选择钛和钛合金等优质耐蚀性材料,钛在氧化性环境中能迅速形成一个致密的氧化钛保护层,从而防止介质的侵蚀。在接触到含氯离子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因双相不锈钢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种组织形式,能明显增强抗点蚀和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对于非金属材料而言,在化工防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像聚四氟乙烯(PTFE)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可用来制做管道的内衬、密封的垫片等。
3.2 表面防护技术
表面涂层法在设备表面喷涂涂层材料,实现对基体金属和腐蚀介质的阻断,在腐蚀防治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涂层中,环氧树脂防腐涂层普遍应用于化工容器内防腐及化工装置设备外防腐蚀,该涂层具有与金属良好结合强度、抗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等优点。聚氨酯防腐涂层与其它防腐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硬度、耐磨损及耐气候性能等优点,因此大量应用于户外设备防腐。在无机涂层中,陶瓷涂层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常采用热喷涂技术,将陶瓷粉熔融状态高速喷射到设备表面,形成均一、致密陶瓷涂层。热喷涂技术已在石化行业一些高温管道和反应釜内表面防腐获得良好应用。另外,纳米涂层添加纳米填料,增强了涂层的阻隔性和抗腐蚀性,例如纳米SiO2 改性环氧树脂涂层能够有效阻止腐蚀介质腐蚀金属基体,提高涂层使用寿命。
3.3 电化学保护
基于电化学机理,利用电化学腐蚀原理改变被保护金属电极电位,抑制腐蚀反应的就是电化学保护法,主要有阴极保护、牺牲阳极保护。牺牲阳极法就是将牺牲阳极与被保护金属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将牺牲阳极首先氧化成阳离子,阳离子向被保护金属传递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成为阴极,从而避免被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方法,常用作埋地管道、储罐底部的保护;外加电流法则是通过外部电源对被保护的金属构件提供阴极电流,使其电极电位负移到保护电位范围内实现电化学保护作用的电化学保护方法,常用作长距离输油/气管道、大型海上平台等大面积腐蚀区域的保护。
3.4 工艺优化
工艺优化是从源头降低设备腐蚀风险的重要途径。改进生产工艺可减少腐蚀性介质的生成或降低其浓度,在氯碱工业中,采用离子膜电解工艺替代传统隔膜法,能有效减少氯气中的水分和盐雾含量,降低对后续设备的腐蚀。优化操作条件同样关键,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压力,避免设备因超温、超压加剧腐蚀。合理调整介质流速,防止因流速过快引发冲刷腐蚀。在管道输送高粘度介质时,可通过增大管径、降低流速来减少对管壁的冲刷。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除垢也至关重要,垢层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传热效率,还可能形成垢下腐蚀环境,通过化学清洗、机械清洗等方式去除垢层,可有效保护设备表面。
结语
化工设备腐蚀严重威胁生产安全与企业效益,从化学腐蚀到微生物腐蚀,各类腐蚀类型成因复杂、危害显著。材料选择、表面防护、电化学保护与工艺优化等综合防腐措施,是应对设备腐蚀的有效手段。需持续探索新型防腐材料与智能监测技术,完善多维度防腐体系,以应对化工生产新挑战,推动行业向绿色、安全、高效方向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登 . 浅谈 石化 企业 设备 常见 腐蚀 原因 与防 腐措 施[J]. 中国 设备 工程,2024,(22):182-184.
[2] 陈实. 化工设备常见腐蚀原因及防腐措施应用的思考[J]. 中国设备工程,2023,(08):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