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外装饰设计中材质语言的作用
王馨培
身份证号码:120224199707205924
引言
在建筑装饰领域不断发展的当下,室内外空间的设计早已超越单纯的空间划分与功能满足,逐渐演变为文化、美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综合性艺术创作。材质语言作为设计表达的核心媒介,凭借材料的色彩、质感、肌理和光泽等特性,构建起人与空间交互的桥梁,深刻影响着空间的品质与使用者的体验。无论是古朴典雅的历史建筑,还是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地标,材质语言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深入剖析材质语言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作用,探索其应用规律与创新方法,为提升装饰设计水平、实现设计价值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同时为推动建筑装饰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思路。
一、材质语言的基本内涵与构成要素
1.1 材质语言的概念与定义
材质语言是指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材料特性的运用与组合,向使用者传递设计理念、营造空间氛围、满足功能需求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它如同无声的艺术符号,将设计师的创意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体验,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1.2 色彩要素
色彩作为材质语言的感染力,各种色彩的材质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以及心理感应。以暖色为主的材质如陶土砖的橙红色会给人以温暖、热情的心理感受,多用于餐厅、家庭客厅需要协调情感的空间;以冷色为主的材质如玻璃的深蓝色会带给人冷静、理智的心理感受,多用于办公环境、科技展厅类需要理性表达的空间。
1.3 质感要素
肌理元素赋予材质不同的触觉和观感,光滑材质,比如抛光大理石、不锈钢玻璃、镜面不锈钢等材质透露出精致、现代的感觉,广泛出现在高档商业空间、时尚空间等。粗糙的材质,比如未做油漆的原木、粗犷的毛石墙面等充满着质朴、原生态环境的感觉,多出现在民宿、生态馆等空间中。不同质感的对比与融合,又丰富空间的层次,增加设计趣味与艺术性。
1.4 肌理要素
肌理因素,也称材质表面的纹理、纹样,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塑造的。如天然木材的年轮纹理、石材的天然纹理等,都有自然美的气息,使空间更具野性和真实性;人为塑造的肌理,如一些特殊的工艺涂料形成墙面的肌理肌理漆、装饰板材上带有立体装饰浮雕的肌理等,更多了几分设计感和艺术感,可突出强化空间的环境主题和风格特色。
1.5 光泽要素
光泽度对质感、空间环境的作用明显,镜面光泽度较高,金属表面镀铬,瓷砖表面高光,会让光线在材质表面产生反射,可以使空间产生更为明亮、奢华的感观效果,此种情况多为高端场地,需要产生一定的奢华感;哑光色泽,比如磨砂玻璃的反光效果低,涂料哑光的颜色沉闷,给人温馨、低调的心理感受,可以产生某种温馨柔和的空间环境。
二、室内装饰设计中材质语言的作用
2.1 营造室内空间氛围
语言是利用材质构成室内空间气氛的最重要因素。家的感觉和温馨就是利用了自然木材温润的触觉感和淡淡的色彩以及棉麻质感的软材质,表达了自然、亲切、家的感觉。比如北欧风格中家的客厅里浅色调的橡木和白色的棉麻沙发,以及绿叶草的摆件,这样的材料表达出单纯朴实又温馨的感觉。使用材料语言可以创造出有气氛的商业空间。
2.2 塑造室内空间风格
材料语言是最直接的空间风格塑造方式,中式空间主要采用木、青砖、丝等材料,以榫卯结构的木制家具、具有传统纹样装饰的丝绸软装体现东方美学风格与传统民俗的底蕴;欧式空间多采用大理石、石膏、绒等材料,以大理石的贵气、石膏造型的精致、绒质材质的上乘,彰显欧式空间的典雅奢华;现代简约风格将材料的简约性与功能性发挥到极致,玻璃、不锈钢、哑光漆等材料的使用展现空间流畅的线条感、纯粹的空间氛围,体现了现代人生活风格的简洁实用。
2.3 塑造室内空间风格
而材料语境更关乎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隔音降噪中,利用吸音棉、吸音板等声学材料来隔绝外部噪音,对卧室、影院空间实现静音效果;保温隔热功能中,利用保温材料对建筑外墙和门窗的合理应用来保持室温稳定,节省能源,增强室内的舒适度;防火防燃功能中,在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厨房等位置运用防火板、阻燃剂等防火阻燃材料来降低火势发展速度,保障人身和物品财产安全。
三、室外装饰设计中材质语言的作用
3.1 展现建筑外观特色
外观的语言是建筑外表特质的载体。传统的建筑材料用于历史建筑可以勾起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如青砖灰瓦用于中国传统的建筑上,用青色和灰白的材质和色系呈现出中式建筑的东方韵味,以及其所附带的建造工艺以及代表符号,使建筑成为了历史的代言人;而对于现代性建筑,全新的材质语言则表达了科技感和现代感,玻璃材料以极细密的网格将外部空间重新组织和打开,同时以其材质通透、硬朗的几何金属骨架,衍生出纯粹、整洁的建筑外立面,如上海中心大厦,外立面由两层玻璃结合不锈钢材料形成,并且它们相配合,一种现代的轻盈感和一项新技术的实践。
3.2 营造室外环境氛围
营造环境氛围。材料语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创造室外环境氛围。公园绿地中木质步道、卵石铺装与绿色植物相结合,以木材的自然亲切、石材的天然拙朴创造出贴近自然的休憩氛围;商业广场多采用花岗岩、不锈钢雕塑等材料,抛光质感的石材地材与不锈钢雕塑呼应,彩色灯光点化下流露出繁华商业的热闹氛围。
3.3 适应室外环境条件
适用于室外环境场所是材质语言运用的前提。室外材质所要考虑的核心是材质的耐候性,耐候钢在景观雕塑的运用,表面氧化后的锈红保护层不仅加强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而且给景观艺术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防滑、防水材料在室外的地面、屋顶上运用,保证了人们行走的安全和建筑的防水功能,比如在广场地面铺装防滑纹理陶瓷砖,在屋顶铺设 SBS 防水卷材,保证了空间的使用性和耐久性。绿色环保的意识逐渐广泛,太阳能板、透水砖等环保节能的材质不断在室外材质中作为新宠被广泛应用,太阳能板不仅可以为公共设施供电,而且以未来科技感的外观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透水砖利用特殊结构实现雨水渗透作用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粗糙的表面质感也为地面的视觉效果增添自然的成分。
结语
材质语言作为室内外装饰设计的核心要素,通过色彩、质感、肌理和光泽等构成要素,在营造空间氛围、塑造风格特色、满足功能需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应用不仅需遵循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原则,还需注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材质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多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材质语言与数字化设计、智能材料的融合,为室内外装饰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军.现代建筑装饰及室内外设计中材质语言发挥的作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9):112-113.
[2]沈敏.浅谈室内外装饰设计中材质语言的作用[J].艺术家,2018,(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