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及控制对策
马哲
身份证号码:372901198405061619
引言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国家能源与材料供应的支柱,其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工艺复杂、安全环保要求高等显著特点。项目进度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控制、设备投产周期及企业经济效益,任何进度延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资金积压、市场份额流失,甚至威胁能源供应安全。随着炼化一体化、新型煤化工等大型项目的持续推进,工程规模与技术难度不断攀升,传统进度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
一、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概述
1.1 进度计划的概念与目标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是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以时间为主线,对施工、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及投产运营等各环节进行统筹规划的动态管理方案。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分解任务、合理配置资源,明确各阶段里程碑节点,确保项目按预定工期交付。该计划不仅是施工进度的时间表,更是资源调配的指挥图,涵盖人力、材料、设备等要素的投入节奏与使用效率。进度计划的核心目标具有三重维度:时间维度上,确保项目各阶段严格遵循既定工期,避免因工序延误导致的连锁反应。成本维度上,通过精准规划资源投入时间与数量,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和闲置浪费;质量维度上,合理安排施工周期,避免因赶工导致的质量隐患,为设备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奠定基础。
1.2 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
石油化工工程进度计划编制需遵循四大核心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统筹项目全流程,将工艺装置建设、公用工程配套、安全环保设施等纳入统一框架,避免专业间脱节;科学性原则强调基于工艺技术参数、设备安装标准和行业定额,通过严谨的工期计算和逻辑推演,确保计划可落地,动态性原则基于石化工程复杂性,预留弹性调整空间,以应对设计变更、天气突变等不确定因素;可行性原则则需结合企业资源储备、施工队伍能力和外部条件限制,平衡工期压缩与风险控制的关系,避免盲目追求进度。
1.3 进度计划的常用编制方法
关键路径法(CPM)是石化工程进度计划编制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分析项目任务间的逻辑顺序,确定决定项目总工期的关键任务序列。计划评审技术(PERT)则适用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项目。该方法通过对任务工期进行乐观、悲观和最可能三种时间估计,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期望工期,评估项目风险。
二、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常见问题分析
2.1 计划编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编制阶段,对工程复杂性认知不足是首要问题。石化工程涉及高温高压装置、精密管道系统等复杂工艺,部分编制人员缺乏对工艺细节的了解,导致任务分解粗糙,如将设备安装与管道焊接简单串联,忽视交叉作业需求,造成后续施工冲突。资源估算偏差也较为突出,由于材料市场波动频繁,对特种钢材、进口设备的供应周期预估不足,易引发停工待料。对施工队伍技能水平评估不精准,导致人力配置与任务难度不匹配,如安排普通工承担复杂设备调试任务。
2.2 计划执行阶段暴露的问题
计划执行阶段,外部因素干扰严重阻碍进度。极端天气对露天施工影响显著,如台风导致海上炼化平台吊装作业停滞,暴雨引发工地积水延缓土建施工。技术难题同样棘手,新型反应器安装过程中,因缺乏成熟施工经验,常需多次试验调整,大幅延长工期。资源调度混乱也是常见问题,设备维修不及时导致关键机组停机,材料分批到货不匹配施工节奏,造成人员窝工。
2.3 计划监控与调整环节的不足
分析与纠偏阶段方式单一,进度数据多采用手工统计模式,进度滞后传递不及时,监控条件单一,只注重施工进度节点,忽略进度滞后与其消耗资源、质量缺陷等关联问题。偏差分析不准确,无量化标准进行判断施工进度延误程度,不能准确分析延误的根本原因。纠偏措施僵化,进度滞后多通过加班加点来解决,并未综合考虑对成本和质量等的影响,同时对进度纠偏的措施缺乏与施工单位的协商,导致抵制。
三、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对策
3.1 优化进度计划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小组需综合工艺、设备、土建、电气等专业力量,通过 BIM手段实现三维建模,仿真施工过程,在施工中发现交叉作业的矛盾,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任务划分与细化,使设备安装、管道施工等工作有机结合。在资源量测算过程中,通过大数据算法综合以往项目情况与市场行情,形成材料价格、工期预判模型,特种钢材、进口设备等重要物资形成递阶的采购方案。
3.2 强化计划执行管理
落实环节从资源配置和外部性风险两个角度入手。建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跟踪设备在线工况、材料物资和人员在岗情况,基于算法模型提出资源使用的最优方案,例如设备损坏时自动调用备用设备和人员维修等,不浪费时户。对外部性风险,例如与气象台、海事等部门的数据共享,预报提前考虑极端天气的应对,构建相应的等级响应机制,例如风力过大暂停登高作业、加固作业。
3.3 完善进度监控与调整体系
合理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安装物联网监测器和使用无人机航拍,现场获取施工动态、机械设备运转状况和施工人员状况等信息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来判断实际进度是否与既定进度存在偏差,若存在偏差则自动发出警示。利用挣值测算评估实际进度和实际成本绩效并结合风险矩阵找到导致进度延误的原因例如某设备安装延误是因为材料没有供应还是缺少人力资源。
3.4 加强风险管理与预防
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将风险预控落实在项目启动阶段,在项目前期实施风险预控,利用故障树分析(FTA)、情景模拟等手段识别项目风险,针对一些极端天气、物资缺料等可能性高的风险,编制专项应对方案。对施工过程实施风险预警管理,依托风险预警平台,将一些指标超标的预警数据作为及时反映现场风险隐患、快速实现早期预控的手段,比如材料库存低于预警值,系统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备用供应商的采购行动;针对技术风险,采取“技术实践-专家咨询-技术改进”闭合模式,提前实现新工艺施工零失败。
结语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是保障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剖析计划各阶段问题,提出涵盖编制优化、动态执行、智能监控及风险防控的系统性对策。随着数字化技术与管理理念的深度融合,持续完善进度管理体系,强化全过程精准管控,将为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安全稳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聂存良.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及控制[J].化工管理,2023,(32):165-168.
[2] 车 骏 . 石 油 化 工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进 度 计 划 及 控 制 [J]. 当 代 化 工 研究,2022,(02):171-173.
[3]孟旭星.浅析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及控制[J].新型工业化,2022,12(01):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