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应用

作者

敬菲

身份证号码:511321199005230164

引言

在知识经济与数字时代交织的背景下,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方式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计算机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时交互性和智能分析功能,为教育领域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计算机技术与教育现代化理论基础

1.1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内涵与发展脉络

计算机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包括硬件、软件、网络通信等在内的综合性技术。主要表现为通过高效、系统、智能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与传输,从而实现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加工与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从最初的大型计算机电子管组成,到芯片、多核处理器为主的微型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已呈几何级倍增;计算机软件,从最初机器语言为处理计算机程序,发展到现如今各种功能的操作系统、各种编程语言和各种应用软件,计算机更易于操作、使用更多软件,更方便快速地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应用;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个人电脑出现,计算机开始贴近人民的生活;互联网的出现将计算机技术带入网络时代,计算机信息和资源的传递、共享效率突飞猛进。

1.2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诉求

教育现代化指的是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化要求的教育体系,在具体要求上则是指教育教学观念要现代化,即在培养目标上以学生成长为本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的内容要现代化,即体现在内容上的与时俱进,引入新知识、新内容等;教育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即体现在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如构建学生个性化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育教学管理要现代化,即体现在管理的科学性、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即在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上要坚持高效、优化。教育现代化还具有多种发展要求,这些发展要求体现为在教育公平方面要借助技术手段将不同区域之间和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差距缩小;在教育质量上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完善教学体系,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专业化学习提供服务;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和融合性上要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等。

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2.1 在线教育平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实践

以听歌平台为代表的各种在线教育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听歌平台汇总了各行各业丰富多样的课程,不论是职业教育、外语教育还是学术科研,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化需求找到匹配的优质课程。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和弱项,可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同时利用其在线直播讲解、论坛交流、在线提问答疑等功能打造师生互动和学习社区,以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激发学习动力,达到“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想学”的无限制教学模式。

2.2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利用 VR、AR 技术的虚拟场景学习功能,可以让一些抽象知识变得直观且可以感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用VR 虚拟重现古代战争场面、古建筑风景等,比如让学生可以“穿越”到敦煌莫高窟,从近处领略精美绝伦的壁画和佛像,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提升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程度。在科学类实验教学过程中,AR 可以模拟一些危险或者不可操作的实验,如化学中的爆炸反应、生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学生只需要用手持设备扫描虚拟物体的标识,在现实中就可以看到虚拟实验产生的效果,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热情,从而解决了传统实验过程中面临的校园安全隐患和实验设备的不足等问题。

2.3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创新应用

在教方面,人工智能的融合,使得教学更加精确、智能。科大讯飞智能教学系统,基于学情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自动生成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方法,帮助教师因材施教。科大讯飞的智能辅导和答疑系统“作业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解答学生的习题,对学生问题予以实时解答,能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推送知识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对于学习测评,人工智能也可以对学生学习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

三、计算机技术在教育资源优化与共享中的应用

3.1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是进行资源优化的前提和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传统教育资源的电子化,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实现了把各高校许多优质的课程进行电子化处理,使用高清视频录制、PPT 的电子化、课后题的线上化等方法把丰富的学习内容都转化成容易存储和传播的数字化资源。教育资源库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如上海教育资源库,根据学科、年级、资源的类型等方式进行管理,汇聚了课件、教案、试题、教学视频等海量资源,教师、学生可以快捷、简便地检索到所需资源。

3.2 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与传播

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传输,能够突破教育资源的地理间隔,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超星学习通”等互联网平台,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把巨大的教育资源传输至各个地区的学校和学习者手中。对于边远的山地区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看到国内名校的老师授课,与城市的学生共享优质资源,由此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教育中的资源共享并不仅仅局限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授课经验、教学成果等同样可以由教师共享至教育共享平台,通过网站进行相互交流讨论,促进教学资源的传播与发展。但同时,资源共享同样也存在共享版权的问题以及一些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通过共享版权数字技术、在资源共享中建立一个相应的资源审核标准等问题,就能有效克服这些资源在共享环节中的弊端,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调发展。

3.3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资源个性化推荐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资源个性化推荐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腾讯课堂等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如课程浏览记录、学习时长、答题情况等,挖掘学生的兴趣偏好与知识薄弱点。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为学生精准推送适合其学习进度和需求的课程,例如为编程初学者推荐基础语法课程,为进阶学习者推荐项目实战课程。

结语

计算机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数字引擎,正持续推动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公平化方向跃迁。从打破时空壁垒的在线教育,到精准赋能的智能教学系统,其应用不仅重构了知识传播范式,更激活了教育生态的创新基因。随着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入,通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完善数据治理体系,让计算机技术真正成为撬动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支点,助力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 菁 菁 . 计 算 机 技 术 在 教 育 现 代 化 中 的 应 用 [J]. 集 成 电 路 应用,2023,40(07):328-329.

[2]陈欣.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20,54(0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