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探究

作者

于源

黑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121400

随着我国新高考策略已全面落地,以往传统文理科分科模式已落下帷幕,数学学科成为高考中的重要核心科目,考查的方向与命题风格发生深刻的革新。近年来的高考数学,会发现基础知识的占比在稳步提升,跨模块知识融合趋势越来越显现,还有一些较为情境化、开放化的试题也会崭露头角,全面落实核心素养。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从理念、方法、内容、素养等多方面进行合理指导,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复习教学提供有力指导和方向。

一、新高考对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新要求

(一)强化基础覆盖,注重知识关联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数学高考试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方面的考查占比有着明显提升,更注重知识的模块融合,如:函数与导数、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结合考查。因此,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期间,不能再向以往传统复习模式,孤立章节零散化复习,而是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将知识间进行有效衔接和串联,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聚焦核心素养,突出能力考查

新高考模式下,数学知识体现出抽象性、逻辑性、推理性等学科特点,将核心素养全面与试题设计相互融合,突出学生的数学能力。正如:可以通过复杂情境下的数学建模、开放型试题的多解分析等,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技巧的输入逐渐转变为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在解题中深化思维能力,提高核心素养。[1]

(三)关注个性差异,适配选考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人人都是数学天才。新高考模式下,选考不分文理科,学生的数学基础、兴趣显著,有着对数学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部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赛道,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的数学能力考查。这就需要数学复习教学需要兼顾共性基础复习,还有就是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与提升。

二、重构复习内容:从“ 碎片复习” 到“ 体系构建”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重构复习内容,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将过去一些零散化、碎片化的知识、孤立做题的方式逐渐构建一个多元体系、综合运用的一个知识网,为学生们搭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新高考模式的出台,已告别以往单点的模式,而今更强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如:把函数和导数揉在一起,将立体几何和空间量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与探索。因此,体系的构建并不是复杂的理论,而是让学生从中清楚认识到、学习到知识的活学活用的道理。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规划构建体系,这并不是一上来就做题,而是先帮学生理清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盲点、误区等,重新将知识分门别类,打包成一个整体,变成较大的知识模块,每个模块中会划分出基础知识点、常考考点、与其他的模块还能保持一种串联

例如,在复习“函数与导数”这一模块时,教师会将从高一到高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导数的计算、求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类之中。并明确这个模块和数列、不等式很容易融合到一起考查,这些串考点要进行格外标注,能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三、采用“ 情境驱动— —问题导向——合作探究” 的复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以往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习题,学生在下面各种开小灶被动倾听,导致很多学生听不进去、不在状态,要不就是埋头刷题肌肉记忆,但刷完题后也没有弄清背后的逻辑关系。这并不是说学生不想学,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复习方法。新高考的策略就是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是单凭教师一己之力,而是需要通过情境教学、问题导向、合作探究这种成体系的教学方法,才能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被动的倾听转变为主动活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例如,在复习“导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来设计问题链:“如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若函数存在极值点,需满足什么条件?如何利用导数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如何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自主总结解题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迎来全新的动态,需要突破以往传统思想的束缚,作为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核心素养落实于此,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方法,针对性指导与启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雅萍 . 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路径分析 [J].高考 , 2023, (24): 90-92.

[2] 刘媛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数学复习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