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作者

叶粟文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与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方法”分开解释后再将其合并统一起来,其概念就比较清晰。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1]。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用正确的理论,并且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力求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而方法是指完成某一目标而用到的手段和方式。那么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看成一种教育者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方式或手段。在当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定义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不难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教育者达成对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要想了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这里我们还应该了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思政教师座谈会上表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提高青年的“四个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所定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社会定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既要想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目标,就需要运用好的方法。唯有科学的、丰富多样的方法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推动社会各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然形成较为完善的、多样化的系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的体系。基本方法分为理论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两种;具体方法分为疏导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激励教育法、感染教育法等众多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方法

(一)理论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培训、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通过学习书面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这里自身既包含了教育者也包含了受教育者。理论教育法,是将理论作用于人民主观世界,通过正确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影响和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毛泽东总书记在《实践论》提出“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 [3]。”理论教育法就是毛泽东总书记所提到的“知”,即理论教育就是指认识层面中对间接认识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尤为重要和高效的。一方面它是一种理性认识,是经过他人推理、判断等加工后的认识,这种认识更加直白、凝练,能更加高效地去影响人们的主观世界,人们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便可以省去很多对达成教育目的而言无意义的感性材料,省去了人们加工的精力,使人们的学习活动更加高效。另一方面,理论教育可以极大地扩大人们的思想领域,对人们的主观世界进行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的改造。人们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更多种多样不同认识,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过也正是因为理论教育法中的理论是一种已经被他人加工后所得到的产物,理论教育受到了他人思想理论和自我思想理论的限制。理论是否正确与自身主观世界中对理论的映射与理论又是否契合,这些问题都会对主观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一则是要坚持学习正确的理论,坚持运用正确的理论进行教育;二则是人们在接受多种不同理论的学习后,不能单纯地用理论中的主观意识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够彻底完成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就像毛泽东总书记所认为的,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 [4]。直接的经验只能从实践中才能产生。所以这就需要另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实践教育法。

(二)实践教育法

实践教育法,是指通过让人们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认识,进而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不同于理论教育法,在主观层面上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影响和改造,实践教育法,是通过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和人们在进行对客观事物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改造过程,让人们直接映射物质并形成感性材料,人们再在脑中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最终得出相应的思想、理论或判断等。

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亲身经历的,故而实践教育法,一方面能帮助人们检验理论的真理性。邓小平总书记早就在 1992 年南巡讲话中下了定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我们进行理论的学习,但我们无法得知所学习的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即使是已经验证过了的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是否依旧拥有真理性,我们也不从得。唯有通过自我进行实践验证,才能够得知真理性。又一方面,实践教育法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再一次地证明正确思想的积极影响,能够使人们对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更加坚定。想要使新时代青年人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仅仅靠理论教育是不够,必须让青年人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让青年人在实践中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社会主义的优良性,共产主义的可行性。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

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是解决党内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也是人民内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7]。批评与自我批评,从延安整风时期开始成为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毛泽东总书记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的关于纠正单纯地军事观点这一错误思想的措施是,“发动地方党对红军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8]。”由此可见,在毛泽东总书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就已经运用在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我国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

批评,就是他人将指出错误,让错误暴露出来进而加以纠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身往往不能够全面的进行客观认识和评价,需要借助他人客观地指出错误思想所在,进而以此为警示,更清晰地认识正确的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

自我批评,指的是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省视,对自己的错误思想错误行为进行纠正。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着密切的联系,批评可以成为自我批评的外部条件,进行自我批评又能有利于促进人们正确地对待批评。没有批评,难以开展自我批评,没有自我批评,无法正确地对待批评。

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理论教育要联系实践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具体实践活动为基础,在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下才能走向正确的道路。这三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我国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法的基本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基本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对这三种基本方法的发展,可以引导出更多具体的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环境所运用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以其基本方法为主导,结合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方面的具体元素而发展出来的。例如,教育者性格与其擅长知识领域的不同,其形成的教育风格就会有不同,有的教育者务实、有的教育者会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有的教育者比较严肃。教育者各有各的风格,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各有不同。再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同,那么根据实践教育法的导向,根据不同的教育环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果是去博物馆进行参观教育,那么常用的教育方法是在受教育者参观博物馆文物的同时,进行讲解,即进行理论灌输;如果是进行社会实验调查,那么大多数时候是鼓励受教育者自主进行实践活动,鼓励受教育者自行探究和思考,少有理论灌输这一环节。还比如,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就会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对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尊重,如果仅仅是用语言进行讲解,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是不能达到其目标的,受教育者对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尊重如同无源之水,空中楼阁一样,是飘然的,但真实去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到无产阶级生产中去,受教育者将会感同身受,理解无产阶级的辛勤,才能坚定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顾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而盲目地使用教育方法,那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那么笔者将会在下文简单分析当下中国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二)具体方法- 疏导教育法

疏导教育法,疏,即疏通的意思,广开言路,让大家敞开思想,敢于讲话,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充分发表出来:导,即引导的意思,将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的轨道。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无产阶级无法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通过外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进无产阶级的脑中,即教育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同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三观的方法,包括讲授、学习、宣传、研讨等具体方式。这里揭示了疏导教育法中疏通与引导的关系。无产阶级无法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思想,进而教育者需要鼓励受教育者将思想观点表示出来,再将正确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灌输进受教育者的脑中,进而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疏导教育法尊重了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民主性。运用疏通的方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受教育者各种思想、意识展现出来,再运用引导的方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将受教育者所产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引导进正确的道路,即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疏通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正确的思想,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疏通,而不加以引导,那么受教育的思想便会出现偏差,只是一味地引导,而不进行疏通,那么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便会不坚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将疏通与引导紧密联系起来使用。

(三)具体方法—典型教育法

典型教育法,是指通过一些典型人物或者事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将典型的人或事呈现给受教育者,进而使受教育者产生共鸣以达到受教育者效仿、学习或者引以为戒的效果。

典型教育法可以分为正面典型教育与反面典型教育两种方式,其呈现方式也较为多样化。例如,发表文词。毛泽东总书记于 1994 年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一文是典型中的典型,直到现在影响力也尤为巨大。无独有偶,毛泽东总书记发表过很多对典型人物的文章,1931 年发表《论鲁迅》、1956 年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1963年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等等。正面典型的树立,为受教育者树立了具有积极影响的榜样,正面典型将理论深刻地联系到实践中去,是能让受教育者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高尚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具象体。此外,典型教育法还有反面典型教育的方式,将具有反面消极作用的人物和事件暴露出来,受教育者从中获得错误的思想和三观,促进受教育者对正确三观的理解和向往。例如杭州岳王庙中负罪跪拜的秦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等反面典型,将错误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以客观的存在展示出来,加深受教育者对错误思想导致严重后果的了解,进而以其反作用让受教育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受教育者对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更加坚定的信念。

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典型教育相互联系,殊途同归,并不其任何冲突,都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都能促进受教育更好地感受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的理论和三观。

(四)具体方法—比较教育法

比较教育法,即是将不同的人、事或者理论的性质、特点进行比较和鉴别,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以此锻炼受教育者的思维,提高其思想认识。黑格尔曾说,“我们不可离开别物而思考某物 [10]。”,在我看来,黑格尔是认识到了事物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识某物就必然与别物产生关联,进而产生比较的关系。也正是因为产生了比较的关系,我们的感性认识就将在比较的关系中更好地产生出具象化的判断和推理。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比较教育法是可以促进人们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途径,推动实践生活与理论学习中所获得认识内化于心的好方法。若是将比较法进入到具体的实践运用中,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将现象与本质进行比较,将数量与质量进行比较,将静态与动态进行比较,将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等等方式。比如,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深入了解新时代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会发现当下社会主义社会下的各种现象,那么可以将这些现象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进行比较,在现象与现象比较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也能加深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与产生其现象的本质的了解,另一方面,在详细的比较过程中,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与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性与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缺陷性,进而坚定我们对于正确理论、正确道路的信心。

四、小结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当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巨大作用,虽然当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发展已经有了较为良好的局面,但新的时代、新的事物、新的格局已然到来,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随着时代之进步不断持续的进步,好的方法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优秀途径,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能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拥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所以坚持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尤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24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245.[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9:282.[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9:284.[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4:113.[6]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247.[7]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9:90.[8] 黑格尔 . 小逻辑 [M]. 贺麟 , 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0:217.

作者简介  叶粟文(1997-),男,四川省眉山市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