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驱动下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实践路径探索
李杏丽
福建省晋江市西滨中学 3622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内容丰富,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问题解决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因此,探索问题解决驱动下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解决驱动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污染物的成分和性质,运用生物学知识了解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提出综合的解决方案。
(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问题解决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主动探索和获取相关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跨学科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参与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在跨学科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跨学科教学意识淡薄
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习惯于单一学科教学,缺乏跨学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难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和问题解决。
(二)跨学科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缺乏系统的跨学科教材和教学案例。教师在开展跨学科教学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增加了教学难度。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化学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缺乏对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利于跨学科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问题解决驱动下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实践路径
(一)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科学设定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目标意义重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既需清晰界定学生应掌握的化学知识及技能,又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如学习“溶液的酸碱性”,除让学生熟知溶液酸碱性测定方法与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还可引导其运用数学知识绘制溶液酸碱度随加入酸碱量的变化曲线,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过程与方法上,着重培养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思维与学习方法,促使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借助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推理判断,锻炼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借助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激发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二)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有效整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可从多途径着手。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藏有不少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知识点,教师需善于挖掘并有机整合。像学习“燃烧和灭火”,能结合物理热传递知识阐释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借助生物呼吸作用知识明晰燃烧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也是良策,以“城市空气污染”为情境,促使学生运用化学分析污染物来源危害,借助地理了解污染扩散规律,依托政治探讨治理政策措施,提出综合方案 [2]。此外,关注化学科技前沿,将纳米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引入课堂,能让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在科技创新里的关键作用,拓宽知识视野。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促使其主动学习探索。如学习“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教师抛出“铁制品为何易生锈及如何防护”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法可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交流想法、分工协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实现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像开展“调查当地水污染情况”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调查并分析结果、提出建议。探究式教学法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提供课题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知识技能 [3]。例如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反应产物与条件,助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四)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中,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评价内容应力求多元,除化学知识与技能外,还应涵盖学生在跨学科学习里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像在小组合作学习里,考量学生的参与度、贡献度与沟通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关注其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评价方式需丰富多样,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侧重引导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培养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完成跨学科项目后,可让学生先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评价过程要保持动态,关注学生学习表现与进步,及时反馈指导。不能只看重学习结果,更要留意学习过程,教师定期检查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助力学生持续改进提升。
四、结论
问题解决驱动下的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三化学沪教版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跨学科教学意识,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通过问题解决驱动,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跨学科教学的支持和引导,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促进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晓金 . 跨学科整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J].天津教育 , 2025, (19): 76-78.
[2] 张婕 .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 [J].吉林教育 , 2025, (18): 11-13.
[3] 戴蓉 .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 [J]. 甘肃教育 , 2025, (07): 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