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下商务英语课程改革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黄俐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0
一、人工智能对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重塑作用
(一)重构教学目标,聚焦综合能力培养
传统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侧重语言知识掌握与基础商务技能训练,对战略思维、跨文化协作等综合能力关注不足。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智能翻译、语音识别等工具可替代基础性语言处理工作,课程无需耗费大量时间灌输基础语言知识,转而聚焦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解决复杂商务问题的能力,如借助智能工具开展跨语言市场数据分析、国际商务合同智能审核;同时,AI 能模拟跨国谈判、跨境电商直播等多元商务场景,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应急处理等能力,实现“语言能力 + 商务技能 + 数字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1]。
(二)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动态化与个性化更新
传统教材更新滞后,难以及时涵盖新兴商务领域内容。依托大数据技术,教师可实时抓取全球最新商务案例、行业报告与政策法规,将跨境电商运营策略、数字贸易新规等融入教学,保障教学内容与行业同步 [2]。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互动与实践体验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实践匮乏。 AI 推动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智能教学系统打破时空限制,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线上预习复习,教师在线布置任务、答疑;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商务谈判室、展会现场等场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模拟实践,AI 实时对其语言表达、商务礼仪等进行评价指导;AI 协作学习平台还能连接不同地区学生,开展跨校跨国虚拟商务项目合作,提升团队协作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人工智能驱动下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技术赋能- 需求导向- 能
人工智能驱动的商务英语课程改革,以“技术赋能 - 需求导向 -能力本位”为核心。“技术赋能”将 AI 深度融入教学各环节,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方法、优化评价,为改革提供支撑;“需求导向”要求课程紧盯行业与企业需求,通过调研明确人才能力标准,以此设定教学目标与内容,确保培养的人才贴合市场;“能力本位”则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把语言能力、商务技能、数字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入教学全程,通过多样教学活动与实践,以培育学生生产实践素养、技能为目标,推动学生能力提升。
(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 教学目标模块化:分层分类明确能力培养重
立足“能力本位”,结合学生年级、专业方向与职业规划,构建分层分类目标体系。低年级聚焦夯实英语语言与商务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掌握国贸、国际金融等基础理论;高年级按专业方向设定差异化目标,如国际商务侧重谈判、合同签订与争端解决能力,跨境电商聚焦平台运营、产品推广与客户服务能力。各阶段均融入数字素养目标,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智能翻译、数据分析、虚拟仿真等工具。
2. 教学内容模块化:动态化与个性化的资源体系
遵循“需求导向”,依托数智贸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以生产实践为核心,以生产项目、科研项目、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打造动态更新与个性推送结合的内容体系。一方面,建“行业案例库 + 政策法规库 + 学术资源库”,借大数据抓取全球最新商务案例、行业动态与政策,经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筛选加工融入教学,保障内容时效与针对性;另一方面,依托智能教学系统,依据学生学习数据与能力短板推送资源,如针对跨文化沟通问题推送相关案例与课程,针对写作格式问题推送规范指南与范文,实现“一人一策”。
3. 教学方法模块化:多元化融合的教学策略
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实现相应地模块化。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课堂采用“线上预习 + 课堂互动 + 线下实践”模式,学生线上完成预习,教师课堂针对性讲解并组织讨论分析,课后通过实践或虚拟平台训练;引入企业真实商务项目,学生小组完成选品、运营、推广等任务,教师借智能协作平台指导,AI实时评估项目;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商务场景,定期开展模拟谈判、展会推介等活动,提升学生场景适应与实战能力。
4. 教学评价模块化: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体系
构建“过程性 + 终结性 + 能力性 + 企业评价”四位一体体系。过程性评价(占 40% )依托智能系统,记录学生线上学习时长、课堂互动等数据;终结性评价(占 30% )以期末考试考查核心知识技能;能力性评价(占 20% )分析学生在虚拟实践、项目学习中的表现;企业评价(占10% )由行业专家对学生实习、实践表现评分。多维度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果与能力,为教学优化提供依据。
三、人工智能驱动下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对象与实施过程
以某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2021 级两个班级(各45 人)为对象,实验班采用改革模式教学,对照班用传统模式,实践周期一学年。前期测试显示两班基础无显著差异( P>0.05 ),保障公平性。实验班按改革模式推进:明确“语言 + 基础商务”培养目标,推个性化学习计划;借大数据更新跨境电商等案例资源,智能系统推送定制化材料;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每月 2 次虚拟仿真实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施“四位一体”评价。对照班沿用教材讲授、课堂提问、期末考试模式。
(二)实践效果分析
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实验班商务英语四级平均分比对照班高23 分,口语评分高 15% ; 85% 学生能独立完成跨境电商运营等任务,对照班仅 40% ;智能工具使用率与熟练度更高。合作企业对实验班评价优,12 人获录用意向,对照班仅3 人。教学质量与学习积极性改善:实验班教师借 AI 精准把握需求,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方法灵活,课堂参与度超 90% (对照班 60% )。 92% 实验班学生满意教学模式,认为案例新、实践多;对照班满意度 55% ,学生反映教材旧、课堂枯燥。实验班学生预习率、作业完成率等均优于对照班。
(三)实践问题与优化建议
现存问题:部分教师 AI 应用能力不足,难深融技术与教学;AI 教学资源质量参差,教师筛选加工负担重;虚拟仿真场景单一,缺复杂变量;部分学生过度依赖AI 工具,影响自主能力。
优化建议:构建“分层培训 + 实践帮扶”体系提升教师能力;进一步协同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立“学校 + 企业 + 技术平台”机制共建优质资源;升级虚拟场景为多任务复合模式,增“人机+ 人人”互动;引导规范学生使用AI 工具,评价中加入“工具使用合理性”维度。
四、结论
本文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现状,结合 AI 对教学的重塑,构建“技术赋能 - 需求导向 - 能力本位”改革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对现存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人工智能+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借技术融合教学与行业等,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谭莉 .OBE 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J]. 三角洲 ,2025,(17):154-156.
[2] 罗志红 , 陈静 .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基于 BOPPPS 教学模式 [J]. 法制博览 ,2025,(01):166-168.
基金: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专项课题“数字贸易背景下面向“一带一路”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研究”(课题编号:XJK24BZJ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