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 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陈倩
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南湖校区 643000
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业是巩固知识的手段,也是培养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途径。但传统物理作业形式单一,不能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分层作业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设置了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的作业,做到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兼顾,做到了减负增效。
一、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作业难度单一
当前初中物理作业在难度的设定上存在单一性现象,主要是统一题型和难度的作业较多,没有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设置的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做作业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学得好的学生缺少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实验分析水平。这样单一难度的作业设计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难度一样的作业不能体现出差异化教学的理念,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作业在知识巩固、能力提高方面的功能发挥。
(二)作业形式单调
初中物理作业形式单一,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作业还只是停留在课本习题、计算练习或者机械地抄写实验步骤上,没有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只是重复性地练习,没有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挑战,缺乏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的环节。单调的作业形式不能够激起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阻碍了课堂外学习的扩展空间,也阻碍了形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进程,不能够达成物理学科教育的全部目标。
二、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础层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基础层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如物理概念、公式的记忆与简单应用,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基础层作业主要是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使学生掌握好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及基本的操作。作业内容以概念理解、公式记忆及基础计算为主,注重操作步骤的规范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打牢基础。题型设计简单明了,难度适宜,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认知框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通过基础层作业,学生在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下一步学习做好能力上的准备,从而达到由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的顺利过渡。
例如,以“电流的测量”为例,教师就给出了简单的电流测量题目的练习以及基础计算练习,让学生熟悉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和正确的电路连接步骤。作业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 + 基础实验操作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巩固。通过确定好步骤、循序渐进地设定任务,学生可以了解到测量的顺序、实验的注意事项,建立好的操作习惯。基础层作业有助于学生打下知识基础,并且增强了学生完成实验、基础计算的自信心,为之后完成提高层和拓展层作业打好基础。
(二)提高层作业设计
提高层作业针对学习能力中等及以上的学生,重点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包含实验的数据处理、分析出现的误差以及综合的应用题目,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一些逻辑推理和开动脑筋的思考的训练。题型设计追求综合性、探究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领悟物理规律,领悟实验原理,提升实验操作与思维能力。通过提高层作业,学生可以在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系统知识结构,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提升的顺利转变。
例如,以“电流的测量”为例,提高层作业面向学习能力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有复杂电路测量、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计算。作业包括多步计算题、实验数据整理题、简答题,引导学生分析测量结果是否合理、误差来自何处,尝试改进实验操作的方法。在提高层作业中,学生可以加强电流测量基本操作技能,还可以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拓展层作业的创造性任务做好准备。
(三)拓展层作业设计
拓展层作业面向有能力且有探索欲望的学生,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作业设计重视开放性与综合性,涉及实验设计、方案改良、理论延伸之类的工作,要让学生独自思索,自由探寻[2]。拓展层作业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复杂的情境,提出合理的方案或者改进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借助于拓展任务的挑战性和探索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以加强,给物理学习和学科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以“电流的测量”为例,拓展层作业主要是布置给那些学习能力强或者有兴趣去探究的同学。教师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自己设计复杂电路的测量方案,探究不同的连接方法会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效果,还可以尝试给老师改进实验操作提一些建议等。作业要学生自己去整合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且学生要记录实验的过程,分析数据,并写简短的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表述能力。通过拓展层作业,学生可以做到在完成好基本层及提高层后,又可以在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实现物理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及学科素养的提升。
结论: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可以考虑到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做到基础巩固和能力提升相结合。以电流的测量为例,在进行不同层面作业布置的同时,从学生的角度,知识掌握、实验操作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从而也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分层标准,丰富作业的形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好作业布置、提交、反馈的智能化管理。并且能够加强教师培训和跨学科合作,使作业设计更具有个性和精细化,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向高质量发展,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邱柳靖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解题能力提升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5,(17):48-49.
[2] 钟胜华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探究 [J]. 学周刊 ,2025,(2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