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钢结构建筑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技术探究
李瀚鑫
四川中节能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610051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各种新型建筑结构不断涌现。钢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优势,如材料强度高,自身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抗震性能佳;制造安装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在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大跨度空间结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钢材存在一些固有特性,如耐腐蚀性差,在潮湿和腐蚀性介质环境中易锈蚀;耐热不耐火,在高温下强度和弹性模量会显著下降。这些特性使得钢结构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性能退化、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为确保钢结构建筑的安全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鉴定,并采用合适的加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钢结构建筑检测鉴定的重要性
(一)保障结构安全
通过检测鉴定,能够及时发现钢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如钢材内部的裂纹、孔洞,构件连接处的松动、焊缝缺陷等。这些缺陷若不及时处理,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导致结构局部破坏,甚至引发整体结构的坍塌。对某钢结构桥梁进行检测时,发现部分关键节点的焊缝存在未焊透和裂纹缺陷,通过及时修复,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保障了桥梁结构的安全。
(二)评估结构性能
准确评估钢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为结构的合理使用和维护提供依据。对于一些拟改变用途或增加荷载的钢结构建筑,通过检测鉴定可以判断原结构是否能够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如某工业厂房拟增加生产设备,导致楼面荷载增大,经检测鉴定后,可根据结构实际性能制定相应的加固或改造方案。
(三)预防事故发生
提前发现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侵蚀、疲劳荷载等因素导致的潜在损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处于强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钢结构建筑,定期检测鉴定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在经受灾害后出现的损伤,如构件变形、连接松动等,及时修复以提高结构的抗灾能力。
(四)符合法规要求
满足国家相关建筑法规、标准对钢结构建筑安全性的要求,确保建筑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建筑工程的验收、既有建筑的改造等过程中,检测鉴定结果是判断钢结构建筑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的重要依据。
三、钢结构建筑检测鉴定的方法
(一)外观检测法
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简单工具,如放大镜、钢卷尺等,对钢结构的外观进行检查。可直接发现钢材表面的裂纹、折叠、夹层、锈蚀、磨损等缺陷,以及构件的变形、连接部位的松动等情况。外观检测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对于一些内部缺陷难以发现,主要作为初步检测手段。
(二) 仪器检测法
1. 力学性能检测仪器
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钢材的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获取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通过硬度计测量钢材的硬度,间接评估钢材的强度。这些仪器能够准确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为结构性能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2. 无损检测仪器
如前所述的超声波探伤仪、射线探伤仪、磁粉探伤仪、渗透探伤仪等,用于检测焊缝及钢材内部的缺陷。还有涂层测厚仪用于测量防腐和防火涂层的厚度,全站仪、水准仪等用于测量结构的变形。仪器检测法能够精确检测结构的内部缺陷和各项参数,是钢结构检测的重要方法。
(三) 荷载试验法
在现场对钢结构施加模拟实际使用荷载或设计荷载,观测结构的变形、应力等响应,以评估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和工作性能。荷载试验法能够直接反映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真实性能,但试验成本高、周期长,且对结构有一定的损伤风险,一般用于对结构性能要求较高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钢结构建筑检测。
四、钢结构建筑加固技术
(一)增大截面加固法
1. 原理与适用范围
通过在原有构件上增设新的钢材或其他加固材料,增大构件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该方法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钢结构构件,如钢梁、钢柱等因截面尺寸不足导致承载能力不够的情况。
2. 施工要点
施工时,需确保新增截面与原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等方式。采用焊接连接时,要注意控制焊接工艺参数,避免因焊接热影响导致原构件钢材性能下降。新增钢材的材质应与原构件相匹配,以保证协同工作性能。在对某钢结构厂房的钢梁进行增大截面加固时,在钢梁下翼缘焊接新的钢板,焊接前对原钢梁表面进行清理和除锈,焊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有效提高了钢梁的承载能力。
(二)粘贴钢板加固法
1. 原理与适用范围
利用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钢构件表面,使钢板与原构件共同受力,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适用于钢结构受弯、受拉、受剪实腹式构件的加固。如在钢梁的受拉区粘贴钢板,可有效提高钢梁的抗弯能力。
2. 施工要点
首先要对钢材表面和钢板表面进行处理,去除油污、锈蚀等杂质,确保粘贴面平整、干净。选择合适的结构胶粘剂,严格按照胶粘剂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施工。控制粘贴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保证胶粘剂充分浸润粘贴面,提高粘贴效果。粘贴后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在胶粘剂固化前避免构件受到扰动。对于某商业建筑的钢结构加固,采用粘贴钢板法对部分钢梁进行加固,加固后经检测,钢梁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满足了建筑改造后的使用要求。
(三) 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1. 原理与适用范围
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布、碳纤维板)通过胶粘剂粘贴在钢结构表面,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能够分担钢结构的部分荷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疲劳性能和耐久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钢结构加固,尤其适用于对结构自重增加限制较严格的情况。
2. 施工要点
钢材表面处理至关重要,需进行打磨、除锈、除油等处理,使表面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强胶粘剂与钢材的粘结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粘贴前要进行裁剪和预铺,确保尺寸准确、贴合紧密。胶粘剂的涂抹要均匀,粘贴过程中要排除气泡,保证碳纤维与钢材之间的粘结质量。粘贴完成后,按照规定进行养护,确保胶粘剂充分固化。在某大跨度钢结构桥梁的加固中,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对受损的钢梁进行加固,有效提高了钢梁的抗弯和抗疲劳性能,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结语
新时代钢结构建筑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技术,是保障其安全稳定、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检测鉴定方法精准掌握结构状况,结合适宜的加固技术针对性处理问题,方能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的优势,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浩 . 某混合结构建筑的检测与鉴定 [J]. 工程质量 ,2025,43(S1):108-113+119.
[2] 彭继斌 . 建筑结构安全检测鉴定的应用与局限性探讨 [J].广东建材 ,2025,41(05):65-69.
[3] 邵凯健 . 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鉴定技术分析 [J]. 建设科技 ,2025,(09):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