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及抗震鉴定探究

作者

李瀚鑫

四川中节能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610051

一、老旧建筑安全性与抗震鉴定的意义

(一)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老旧建筑在漫长岁月中经受了诸多洗礼,其结构部件会受到自然环境侵蚀以及使用功能改变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很容易出现老化、损伤之类的问题,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而言,长时间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分的影响,会发生碳化反应,使得钢筋锈蚀,削弱了结构的承载能力,砖木结构的墙体,则有可能因为白蚁蛀蚀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的情况。

(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老旧建筑不只是人们居住与使用的空间,是城市历史的关键载体,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以及情感认同,不少老旧建筑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工艺技术以及历史背景,成为城市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像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化,拥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借助科学鉴定,可以精确评估老旧建筑的价值,对于有保留价值的建筑,专业团队可依据鉴定结果制订针对性的加固和修复方案,运用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办法,在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最大程度保留其原有风貌和历史韵味,延续城市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底蕴。

二、老旧建筑安全性与抗震鉴定现存问题

(一)鉴定技术与标准滞后

我国留存着数量众多的建于 20 世纪中后期的老旧建筑,这些建筑在设计以及施工时所遵循的规范标准跟现行标准有着十分突出的差别,就比如在 20 世纪 70 到 80 年代的建筑设计当中,对于结构抗震设防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在部分地区甚至都没有考虑抗震设计,然而现行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已经把抗震性能当作核心评估指标。早期的时候建筑材料检测手段比较有限,这就致使原始资料里的混凝土强度、钢材性能等数据的准确性不够,让现有的鉴定缺少可靠的参照,

(二)资金投入不足

依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有超过 5000 万栋老旧建筑需要开展安全性以及抗震鉴定工作,倘若按照每栋建筑平均 5000 元的鉴定费用来计算,那么总的资金需求会高达 2500 亿元,可是当前鉴定费用主要是由产权人来承担,而老旧建筑普遍存在产权状况复杂,住户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比如某座三线城市的老旧职工家属楼,涉及到上百户居民,由于每户都需要分摊数千元的鉴定费用,致使鉴定工作拖延了将近3 年时间,

(三)专业人才短缺

老旧建筑鉴定覆盖结构力学、材料老化、抗震设计等多学科知识领域,要求鉴定人员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当前行业之中,持有证书的鉴定师数量极为短缺,依据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专业鉴定人员的缺口多达 12 万人,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的专业人才密度仅仅是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

三、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

(一)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查

资料收集乃是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的基础阶段,鉴定人员要从多个方面获取原始设计图纸、施工验收报告以及维修改造记录等资料,这些资料可直观地呈现出建筑的初始设计参数以及历史变更状况,举例来说,有些建筑曾经经历过功能改造,从住宅转变为商业用途,荷载需求发生了改变,借助对资料的分析可追溯改造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然而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很多老旧建筑的原始资料存在缺失或者不完整的情况,鉴定人员需要走访档案馆、城建部门,甚至还要联系原设计单位与住户来补充信息。

(二)结构检测与分析

结构检测乃是精准评估建筑安全性的关键手段,就混凝土结构而言,常用回弹法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来检测构件强度,回弹法操作较为简便,然而受表面状态影响较大,超声回弹综合法则是将超声声速与回弹值相结合,可修正单一方法所产生的误差,对于砌体结构,会采用原位轴压法、扁顶法直接测定墙体抗压强度。在钢筋检测方面,钢筋探测仪可以快速定位钢筋位置与规格,不过要是面对锈蚀严重的钢筋,就需要借助局部剔凿来测量截面损失量,

(三)安全性评级

安全性评级是针对检测分析结果所开展的一项系统性总结工作。鉴定人员依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等相关规范,从构件安全性、子单元安全性以及鉴定单元安全性这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综合评定。就单个构件而言,一旦混凝土梁出现宽度超过 0.3mm 的贯通裂缝,亦或是钢筋锈蚀率超过 15% ,便会判定该构件为危险构件。在子单元层面,若某楼层危险构件的比例超过 30% ,那么该楼层的安全性评级就会降低。

四、老旧建筑抗震鉴定

(一)抗震性能初步评估

老旧建筑抗震鉴定的首要环节便是抗震性能的初步评估,此环节需要结合多维度的信息来对建筑的抗震能力做出宏观的判断,鉴定人员要先收集建筑的结构类型,像是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底框结构等,以及建造年代以及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这些基础信息乃是评估的关键依据,举例来说,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大多没有考虑抗震设计,或者仅仅设置了简易的圈梁构造柱,在地震作用之下容易出现墙体开裂、整体坍塌的情况。

(二)抗震计算分析

抗震计算分析作为量化评估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环节,需要借助专业软件来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鉴定人员依据现场检测所获取的材料强度、构件尺寸等相关数据,运用 PKPM、ETABS 等抗震计算软件构建三维结构模型,在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动参数,像峰值加速度、场地类别等,借助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等手段,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层间位移角以及塑性铰发展情况。

(三)抗震鉴定结论

抗震鉴定的来判断老旧建筑的抗震性能是不是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不采用等级划分的办法,鉴定人员严格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从结构构件、结构体系以及构造措施等方面展开全面评估,要是建筑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布、层间位移角等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并且抗震构造措施完善,那就判定其抗震性能契合规范,要是存在部分指标不达标或者构造措施缺失的状况,鉴定报告要详细指出不契合要求的具体部位和参数,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加固建议。

结论​

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及抗震鉴定是一项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的工作。通过科学鉴定,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落实国家法规政策。然而,当前鉴定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技术标准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同时,应不断创新鉴定方法和技术,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老旧建筑安全可靠,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根 . 老旧建筑安全性鉴定及抗震鉴定探析 [J]. 全面腐蚀控制 ,2025,39(02):130-132+136.

[2] 刘铭杰 . 既有建筑装修中的结构安全性鉴定研究 [J]. 居舍 ,2025,(06):75-77.

[3] 沈佑竹 . 城镇老旧小区建筑安全性鉴定关键技术及应用[J]. 江苏建筑 ,2024,(02):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