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医德培养的路径研究
吴孝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目前,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即过度强调医疗技术的学习与考核,而忽视医德素养的培育与评价。由于主观认识不足和客观环境制约,实习生往往缺乏提升医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一问题若得不到重视,不仅会影响医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职业发展,也将制约医疗卫生行业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亟需引起教育单位、医院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
1 当前医学生临床实践医德培养存在的不足
1.1 忽视医德实践教育
课堂是医学生医德培育的首要环节,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学生能够对医德的内涵、规范与实践方法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然而,单纯的道德认知并不足以形成稳固的医德观念。唯有在真实的医疗情境中参与帮助、救治患者,通过切身实践,才能深化对医德的理解、强化道德认同并坚定行医信念。但当前临床实习阶段普遍存在强调技术操作而轻视道德培育的倾向,医德在实践中被边缘化,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和引导。
1.2 带教人员遴选与管理不严格
从客观层面看,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与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是造成实习阶段“重技能、轻医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制度在带教人员的资格认定、薪酬激励、绩效考核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以资格认定为例,虽然承担临床见习和实习任务的教学医院及实习医院中的带教人员本应属于临床教师范畴,但在现行教师资格制度下,仅附属医院的带教教师可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多数教学与实习医院的带教教师却无法取得这一资格。这种制度层面的落差,不仅挫伤了其教学积极性,也对临床教学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
1.3 缺乏对医学实习生的医德考核
当前,医药院校的教学考核部门尚未建立起严格且系统的医德评价体系用于医学实习生考核。在现行的考核制度中,无论是日常评价还是期末综合测评,均偏重于对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而涉及医德素养的评价内容占比很低、指标模糊。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很多院校在编制临床实习手册时,并未设立清晰、可操作的医德评估指标与标准,导致医德培养在关键实习阶段缺乏有效的制度引导和约束。
2 医学生临床实践中医德培养的策略
2.1 完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在国家层面,应当系统构建并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积极营造健康正向的医疗行业生态。当前,尤其需对医疗机构日趋明显的商业化倾向实施严格管控。例如,在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领域,应建立严密规范的采购流程,坚决遏制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不当交易。同时,在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及家属的接触中,必须严厉打击收受回扣、红包等违纪违法行为。推行此类监管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能有效抑制医疗领域的逐利风气,帮助医务人员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
从而更专注于职业伦理的提升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最终推动形成风气清正、信任回归的医疗服务环境。
2.2 完善医学实习生医德考核机制
首先,临床教学医院应建立健全实习生医德医风考评体系,细化评价层级,强化全过程管理,实现常态化培训、定期考核与动态监督;各临床科室须组织培训与考核,科教科应开展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监督检查。
其次,临床教学医院应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系统性推进医德医风制度建设与管理优化。医德考核应避免流于形式,相关部门须深入临床一线实地检查,并在重点部门开展专项培训。同时,应广泛征求患者意见,将其满意度纳入医务工作者评价体系,形成患者参与的有效反馈机制。
然后,严格临床带教教师的资质准入与绩效考评。医院应加强带教教师的遴选与监督管理,实施资格认证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激发带教积极性。带教教师除具备优良职业道德和教学热忱外,还应关爱学生、注重言传身教,将医德培养贯穿实习全程。医院需加强对带教教师的医德培训与考核,督促其在实习生面临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指导与支持。
2.3 加强带教人员的医德示范教育
示范教育以真实、具体的典型人物或事件为载体,替代抽象的理论说教,通过引发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引导学习者主动对照、学习与效仿。相较于纯理论教育,示范教育更具感染力和接受度。在临床实习阶段,医德培育不仅依靠“言传”,更应强调“身教”。带教教师应在诊疗、查房、护理以及处理医患、医护关系等实际环节中以身作则,成为实习生的行为楷模。此外,还应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正面典型进行激励引导,借助反面案例实施警示教育,从而增强实习生医德养成的自觉性,全面提升医德教育实效。
3 结语
当前,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医德”的倾向,这一现象既源于医德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带教教师资质与激励不足,也受到医疗环境商业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医德培育不能仅靠课堂传授,更须依托临床实践中的示范与浸润。因此,有必要从制度构建、教师遴选、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系统推进,强化带教教师的“身教”作用,融入正反案例教学,增强实习生对医德的情感认同与行为自觉。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医学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行业生态。
参考文献
[1] 蒋小凤, 张浩然, 于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医文化融合下的医学生教育探析[C]//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2024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 桂林医学院 ;, 2024: 277-280.
[2] 陈灿映, 任传忠. 高职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研究——基于河南省的调查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4, 23 (09):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