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FPGA 的瞬变电磁勘探仪设计与实现

作者

李晨旭 蔡婷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0 引言

随着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评估等领域对地下目标体精准探测需求的提升 [1],传统电磁勘探设备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大线框设备在复杂地形布置困难,部分设备采样精度不足难以捕捉微弱二次场信号,进口芯片导致成本高,且数据可视化工具低效 [2]。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设计开发了基于 FPGA 的便携式小线框瞬变电磁勘探仪,通过瞬变电磁法原理,利用发射与接收同步机制,结合高性能硬件与软件架构,实现对地下二次场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处理与可视化,旨在为相关领域提供灵活、高效、低成本的探测解决方案[3]。

1 总体方案设计:

小线框瞬变电磁勘探仪由电池供电,捕获的二次场信号接入模拟信号采集板,经过噪声抑制和调理后进行模数转换。FPGA 芯片在检测到发射机发出信号的瞬间,控制模拟信号采集板采集接收线圈的信号。在 FPGA 中开辟 FIFO 存储数据,并在数据存储数量达到上限后将其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基于 LabVIEW 构建,显示衰减信号图。最后导出数据通专用的地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地质剖面图。

2 硬件系统设计:

小线框瞬变电磁勘探仪发射机主要包括电压与电流检测、开关控制器、发射控制开关、充电开关五部分组成。小线框瞬变电磁勘探仪发射机 PCB 如图 1 所示:

图1 便携式瞬变电磁仪发射机 PCB

3 软件系统设计:

本系统软件采用“下位机(FPGA) + 上位机(LabVIEW)”架构,实现瞬变电磁信号的同步采集、预处理、存储、传输与可视化分析。下位机软件以 FPGA 为主控核心,完成发射—接收同步控制、模拟信号采集、数据本地缓存;上位机基于 LabVIEW 开发,负责数据接收、实时衰减曲线显示、数据存储及与地质分析软件的对接。流程图如图2 所示。

图 2.LabVIEW 上位机流程图

4 结论

本设计成功实现了基于 FPGA 的便携式小线框瞬变电磁勘探仪,软件系统以 “下位机 + 上位机” 架构保障信号同步采集、处理与可视化,满足了发射电流 200~700A、采样率 200ksps、24 位A/D 转换等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1] 杨农合, 王辉, 徐小林, 等. 应用瞬变电磁法小线框大电流探测隐伏断层 [J]. 物探与化 探 ,2011,35(01):80-85.

[2] 杨农合, 徐小林, 吴朝俊, 等. 应用瞬变电磁法小线框大电流探测水下构造 [J]. 工程地球 物理学报 ,2012,9(03):279-284.

[3] 赵维新 . 小线框大电流瞬变电磁探测阳山金矿 370 号脉群的效果 [J]. 矿产与地 质 ,2017,31(05):955-961.

作者简介:

李晨旭(2000.12-)男,汉族,籍贯:河北省保定人23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电子信息,研究方向:微弱信号采集

蔡婷(2001.12-)女,汉族,籍贯:四川省南充人24 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电子信息,研究方向:信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