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研究
王加军 刘坤 张妍 岳光明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协庄煤矿 山东泰安 271221
一、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政宣传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政宣传机遇:
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政宣传迎来新的机遇。在宣传方式上,突破时空限制,借助移动客户端,特别是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宣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实现 7×24 小时的全天候覆盖,触达包括一线员工、异地分支机构、离退休人员等传统渠道难以有效覆盖的群体,极大提升了宣传的渗透力。在传播效率上,实现即时抵达,信息传递从“线性传播”转向“网状裂变”,重要精神、政策解读、企业动态、榜样故事等可以瞬间直达职工指尖,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链条和时间,提高了宣传的时效性。此外,新媒体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吸引力强。图文、音频、短视频、直播、H5、VR/AR 等多媒体形式,为抽象的理论、宏大的叙事、深刻的道理提供了生动具象、喜闻乐见的表达载体,显著增强了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政宣传挑战
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政宣传也面临多种挑战。多元化的舆论氛围,导致主流声音面临稀释,新媒体平台信息海量、来源多元、观点纷杂,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利益诉求交织碰撞。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新媒体隐蔽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冲击,加大了引导职工明辨是非、站稳立场的难度。在吸引用户注意力方面,严肃、刻板、说教式的传统宣传内容在娱乐化、碎片化信息洪流中极易被淹没,对内容的创意、形式、趣味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门槛降低,官方媒体不再是唯一信源。网络意见领袖、自媒体甚至普通网民的声音都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对国企官方宣传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构成挑战。
二、当前国企思政宣传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主要困境
1、理念认知存在偏差
部分企业将新媒体简单视为发布通知、展示成绩的“新喇叭”、“电子公告栏”,未能深刻理解其对传播生态、受众心理、互动模式的革命性改变,缺乏利用新媒体重塑宣传理念和范式的自觉。宣传内容从“纸面”搬到“网端”,但思维仍是“旧脚本”。在宣传形式上,过度追求形式的新颖、技术的酷炫,忽视了宣传的核心目标—价值引领、思想凝聚和精神激励,导致投入与产出效果不匹配,甚至陷入“为了新媒体而新媒体”的误区。
2、内容供给脱节,脱离个体需求
目前的国企思想政治宣传,对中央精神、上级要求的宣传解读往往停留于简单转载或宏观复述,未能紧密结合本企业改革发展实际、不同业务板块特点、不同职工群体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求进行“在地化”、“分众化”的创造性转化,缺乏针对性和贴近性。在宣传内容上,过于官方化、文件化、理论化,语言生硬晦涩,故事性、人情味不足;宣传榜样人物时过于追求“高大全”,缺乏有血有肉的真实细节和平凡中的伟大,难以引发普通职工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对职工普遍关心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企业改革等切身利益问题,或避而不谈,或回应笼统模糊,未能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削弱了宣传的说服力和信任基础。
3、平台运营乏力
新媒体时代,部分企业虽然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但存在更新频率低、内容质量差、互动回应少、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形同虚设,未能有效吸引和凝聚用户,平台活跃度和影响力低下。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可能各自运营新媒体账号,缺乏统一规划和协同机制,导致内容同质化、资源内耗、受众分流,难以形成强大的传播矩阵效应。此外,目前的国有企业宣传部门缺乏专业的新媒体内容生产工具、稳定的技术维护团队以及对新兴平台的敏锐跟进能力,影响内容产出效率和传播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政宣传工作的创新路径
1、革新宣传理念,注重服务
新媒体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中,要将职工作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用户”,深入研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获取习惯、内容偏好、情感需求和互动期待。变“我想说什么”为“职工需要听什么、愿意听什么、怎么听有效”。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将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贯企业战略与文化作为核心目标,融入所有新媒体产 中, 实现 “润物细无声”的价值渗透。要突出服务功能,将思政宣传与企业生产经营、职工成长发展紧密结合。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困难帮扶、文化生活等实用服务,增强平台的粘性和职工的归属感,在服务中实现引导。
2、深耕内容,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共鸣的精品
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行业特点、重点项目和不同群体的关注点,量身定制宣传内容。例如,对科技人员可侧重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故事化讲述;对一线工人可聚焦安全生产、技能提升的实操指导。创新话语表达,善用网言网语、流行热词、青年话语, 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场景、生动故事、鲜活人物。多采用微视频、情景剧、动漫、图解、直播访谈、Vlog 乐见的形式,让理论“活”起来、道理“透”出来、情感“暖”起来。深入挖掘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红色基 、 改革攻坚的奋斗故事、科技创新的突破成就、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普通岗位的坚守奉献。用真实、具体、可感的故事承载思想、传递价值、凝聚力量。
3、构建融合传播与精准触达的矩阵
明确平台定位,优化资源配置。根据目标受众和内容特点,科学布局不同新媒体平台。集中力量打造 1-2个核心主平台,其他平台作为补充和引流渠道,避免分散用力。整合企业内部报刊、网站、电视台、广播站等传统媒体资源与新媒体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建立统一的宣传内容库和共享机制。积极运用 H5、VR/AR、AI 主播、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等前沿技术,提升内容呈现的沉浸感、交互性和分发的精准度。
总结:新媒体时代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打开了全新的时空维度,国有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做优做大新媒体时代的思政宣传,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时代敏感,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新媒体规律与思政工作规律深度融合,方能有效构筑起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让主流价值浸润职工心田,将精神伟力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参考文献:
【1】王琳.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24(10):126-128.
【2】耿爽爽.浅谈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现状及工作路径[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2):152-155.
【3】张书慧.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宣传中新媒体的运用实践研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9(1);150.
作者简介:王加军,男,1979 年10 月,汉,山东新泰人,大学,政工师;
刘 坤,男,1979 年5 月,汉,山东济南人,大学,高级政工师;
张 妍,女,1987 年1 月,汉,山东淄博人,大学,政工师;
岳光明,男,1986 年6 月,汉,山东新泰人,大学,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