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生活元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包震
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226001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能力还十分有限,教师在展开数学课堂时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便需要全面落实生活化教育理念,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数学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概念、原理的探讨。教师可以尝试着构建生活情景,开展生活化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知识并能够对知识进行内化,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为学生提供生活化学习任务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以学习任务为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需要保证任务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学习主题。于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对学生,举出一个个案例让其进行解答。同时,教师还需要保证课堂的互动性。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在其中各抒己见,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尝试着从其他同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便能够实现学习经验的共享,使其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解决实际问题,以此灵活的运用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例如,教师要讲解“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情景,将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在课堂中,以此引出学习主题。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资料,在视频中,为学生呈现买电脑的场景。其中的主人公和电脑城老板说要一个 19 寸,即 48.26cm 的电脑,老板向主人公说道:“这个电脑长 42.06cm ,宽 23.66cm⨀ 。”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中所出现的数值来进行思考,总结这三个数值的规律,为学生留下问题之后,再向学生引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概念,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后,回想视频中的内容。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般用寸来描述电脑的大小。这一概念与勾股定理有关系吗?”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尝试着利用勾股定理来进行计算,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现象,以此进一步促进生活化教学的落实。
2. 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学生在进行课后作业时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教师需要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设计学生的作业内容,将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进行引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尝试着运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加快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产生较强的成就感,进而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现象,在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实现数学知识的应用。并且,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喜好出发来进行作业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画手抄报的作业,让学生围绕着轴对称图形这一主题来进行手抄报的设计,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轴对称图形,引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绘画灵感,让学生通过绘制轴对称图形,而对其特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内涵。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教师便需要将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进行共享,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的绘画思路,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这种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学习过程,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结束语:
想要更好的在初中数学中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便需要从多种角度出发设计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化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一个个任务,循序渐进的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愿意主动地运用知识,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原理,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以此便能够充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教育价值,实现数学课堂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向荣 . 走进生活 提高效率——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29):68-70.
[2] 于胜军 . 新课标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4,(07):98-100.
[3] 王燕 . 新课标下生活元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J]. 甘肃教育 ,2023,(1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