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许珍珍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虹城街道中心学校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大单元教学理念逐渐出现在各学科的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全面利用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思路,避免传统教学中以课时为单位的固定教学模式,而是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宏观的角度下来进行文章学习,逐渐找到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章理清各文章之间的联系,并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将大单元教学理念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这一理念,为学生开展丰富的学习主题,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进而便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单元教学在语文学科的落实,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1. 设计综合性任务

想要更好的实现大单元教学法,便需要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一个具体的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主题进行提炼,并以学生的角度来设置学习环节,教师可以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来为学生设计综合性任务,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清晰的大单元学习目标。并且,教师需要从教材中的内容入手,将其中具有关联的文章进行整合。通过综合性任务的设定,让学生由点及面的进行学习。教师需要构建学习任务群,让学生通过完成一项项小任务而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这三篇文章进行整合讲解,这几篇文章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讲述的都是中国发展历史中的故事,并且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特征。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表,根据单元文章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点来进行解读。比如,对于《开国大典》这篇文章,其中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表现出军事检阅的过程。对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其中引敌上山这段文字也是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对于《七律长征》这篇文章,同样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表达出了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对这三篇文章进行解读后,学生便能够理解点面结合这种写作手法,并且能够逐渐认识到这一单元中各文章的内部关联。教师在为学生设定学习任务时,便可以先为学生提出一个总任务,即分析文章的描写方式,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更为详细的解读,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找到进行大单元学习的方式方法。

2.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在过去,教师开展课堂时一般没有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引用在课堂,学生无法了解到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便会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便可以适当的将一些生活化元素进行引入,使学生通过对学习主题的学习,认识到语文知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并且,教师需要构建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绪代入到其中,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产生正确的认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文章的解读,以此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找到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渠道中》这一系列课文时,便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化的学习主题,让学生针对这几篇文章的共性,即写景抒情,来进行写作实践。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主题“我的植物朋友”,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环境出发,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种植物,引发学生主动的思考和观察,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写作的方式也能够实现对于大单元教学主题的深化,让学生尝试着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写景作文的练习。在写作时,便会对教材中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写作热情。

结束语:

想要更好的实现大单元教学,教师便需要为学生设定合适的学习主题,设计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拥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后,细化知识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和探究,以此便能够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深化大单元教学在课堂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王凌之 . 文学阅读拓展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5,(03):37-39.

[2] 泮丽君 . 以驱动性问题为引领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J]. 新课程 ,2025,(06):105-108.

[3] 郑琴梅 .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 [J]. 天津教育 ,2025,(0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