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瓷砖铺贴空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作者

杨磊

上海新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126

关键字:建筑装饰装修 关键字:建筑装饰装修、室内墙地面瓷砖、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新的材料和技术被应用于瓷砖生产中,现代瓷砖不仅美观耐用,还具有色彩多样、质感细腻等性能,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使用量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使用量的加大,各类瓷砖的空鼓共性问题也接踵而至。有的说是防水没有按规范施工,有的讲是基层底子没做好,还有的认为是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问题,更有是觉得现在瓷砖越来越大,厂家品控有瑕疵。因此,笔者认为深入研究瓷砖空鼓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以后的生产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全封闭的住宅小区类项目,总建筑面积73,637平方米。由1栋17层的高层住宅楼、3栋18层的高层住宅楼、1 栋2-4 层的商业用房等配套设施组成。

项目实施工艺样板时发现砂浆抹灰层有起砂现象,与总包沟通后进行整改处理。大面积施工一周后,质量巡检发现又有多套厨卫墙面瓷砖空鼓,经多方复查分析后发现空鼓大多发生在基层与防水层、或者防水层与防水层间。

另外,受新冠疫情影响,幕墙门窗安装延误,室内墙地砖大面积施工时局部楼层玻璃未全部安装,后期发现受影响户型厨卫墙砖空鼓率较大。

2. 瓷砖空鼓问题的成因分析

瓷砖空鼓是指瓷砖与基层(如墙面、地面的水泥砂浆层)之间因粘贴不牢而产生空隙,敲击时会发出空洞声响的现象。它是瓷砖铺贴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感,同时影响外界对结构质量的评价,脱落的瓷砖容易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危害。结合公司已完成工程及上面两个案例,笔者认为材料原因、施工工艺、环境影响是造成瓷砖空鼓的主要因素。

2.1 材料原因

2.1.1 干混砂浆离析

干混砂浆指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 , 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料与干燥筛分处理的细集料、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干混砂浆在工厂中进行标准化生产,采用精确的计量和配比,确保了砂浆的质量稳定性。但在实际施工中筒仓料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会慢慢产生离析,继而导致砂浆中砂的含量过高或过低,直接影响抹灰面的成品质量。

室内墙面粉刷整体强度偏低

2.1.2 防水材料选用不当

对于防水工程,大部分人认为只要做到厚度满足、高度达标就可以了,因此根据以往经验,选择延展性高、易于施工的柔性防水涂料满涂墙面和地面。柔性防水材料,顾名思义,相较于传统的刚性防水材料,具有更高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因此能够很好地适应墙面的各种变形,包括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以及地基沉降可能导致的墙体微小位移,从而保持长期的防水效果。但也因此柔性防水涂料所形成的防水薄膜会阻碍粘接材料的渗透,从而导致粘接材料无法到达基层孔隙形成机械咬合,削弱粘接层的粘结强度。

刚性防水涂料特点

2.2 施工工艺

2.2.1 薄贴法厚贴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瓷砖胶逐 是即使使用瓷砖胶贴砖,还是会出现一些掉砖问题,并不是因为 题,而是因为瓷砖胶铺贴过厚导致的。过厚的瓷砖胶反而会导致 胶薄贴法,是现在常用的一种瓷砖铺贴方法,是相对于国内“厚贴法” - 内使用粘接剂厚度为 15-20mm,而薄贴法将粘接剂刮成条纹状以后,厚度减少至 3-5mm。因 整度和工人的技术要求更高,使得施工人员偷偷薄贴法厚贴。

瓷砖厚贴法和薄贴法的差异

2.2.2 粘结层涂抹不均匀

传统粘结材料都以水泥、黄沙等大颗粒组成的,配比随意、材料用量大,且粘结强度不稳定。施工人员涂抹时若出现漏涂、堆积或“跳刀”现象,会导致瓷砖与基层间局部无粘结材料,形成空鼓点。其次瓷砖铺贴后若未用橡胶锤轻敲压实,粘结层内的空气无法排出,形成气泡空鼓;同时,未压实会导致粘结材料与瓷砖接触不紧密。

2.3 环境影响

传统抹灰随意不均匀

墙地砖工程对气候变化相对不怎么敏感,但也不能忽视。比如夏季施工,高温+雨季,铺贴施工时基层或者瓷砖热胀冷缩、粘结材料含水率过大,瓷砖上墙容易滑脱影响粘结强度。而冬季施工,大风+低温,都会加剧整个粘结系统脱水失衡,导致墙面瓷砖空鼓脱落。

3 瓷砖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3.1 材料方面的措施

以上述项目为例,笔者在发现问题后积极与总包沟通协商,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①针对卧室客厅等干区墙面,改用粉刷石膏抹灰;厨房、卫生间及阳台等涉水区域,继续使用水泥砂浆抹灰。②为防止干混砂浆离析,与总包约定减少筒仓内物料的存储周期,做到计划生产、提前申报、随产随用。③严格控制干混砂浆的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砂浆充分混合,拌制好的砂浆必须在2 小时内使用完毕。

由于此项目大面积施工前需要先做展示工艺样板段,借此机会笔者选择了几款防水材料,测试与瓷砖胶的粘结强度,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从试验数据可知,偏柔性的防水材料,其瓷砖铺贴体系的粘结强度要比偏刚性的防水材料低。另外,从成本考虑,结合薄贴工艺,墙面防水宜选用防水浆料。据此,笔者与业主、设计、总包提出第④条改进意见,将内墙面 03 做法中的聚合物防水涂料改为契合度更佳的聚合物防水浆料。最终墙地砖铺贴查验,空鼓率符合验收标准。

建筑装修墙地面做法

3.2 施工工艺方面的措施

3.2.1 加强交底教育

目前,墙面砖用双面齿刮法铺贴已是 项成熟的常规工艺。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相关工具设备明确要求,根据不同瓷砖规格选择对应齿宽的齿 贴时应先用齿形抹刀的平口面分二次由薄到厚将胶粘剂涂刮于基层上,再用相应尺寸齿形抹刀沿同 向刮胶。 锯齿抹痕不应十字交叉,避免贴砖产生空气泡导致空鼓。瓷砖铺贴后,应轻微用力上下左右按压轻敲,对于单边尺>1000mm 的瓷砖,采用机械震动器压实。

齿形抹刀的选择

3.2.2 做好工序验收记录

薄贴法相对于厚贴法对基层的要求更高,因此做好每道工序的验收既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也可以避免发生问题时的相互推诿。特别是水电管开槽后恢复的位置,开关插座点位这些, 都是影响瓷砖铺贴质量的点。对于不合格的部位必须限期整改完毕,并对整改部位再次验收。同时,不同批次进场瓷砖、背胶以及粘合剂都要仔细核查三证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设计参数要求。

3.2.3 薄贴法粘结层厚度试验

笔者针对薄贴法粘结层厚度做了相关试验,得出如下数据。瓷砖胶厚度在 8-12mm 时,粘结强度最佳,但考虑成本则8mm 为最优解。

3.3 环境方面的措施

3.3.1 防范外部气候变化

瓷砖铺贴期间应时刻关注气温变化,避免在高温或者寒冷天气施工,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瓷砖胶内部的水分蒸发太快,或温度过低影响瓷砖胶中的水泥的水化反应,影响瓷砖胶的强度。另外冬季空气干燥施工时应紧闭门窗,并控制好上料面积,防止因作业面失水过快致使瓷砖胶粘度降低。

如门窗无法封闭的,则需要考虑使用木板临时封闭门窗。也可以在铺贴完毕的墙面上覆盖薄膜,减少水分流失。

4 结束语

本文分别对瓷砖粘结体系的基层、防水层、粘接层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试验数据结果与同行业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影响瓷砖空鼓的主要因素,并从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中的五大关键要素“人、机、料、法、环”方面入手,提出了综合选用粘接材料,改进铺贴工艺,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加强环境管理等解决措施,从而提高瓷砖的施工质量,提升用户的住宅室内居住、使用体验,最终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 黄斌,王之杰,冯晓燕 . 室内墙面瓷砖空鼓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 [J]. 工程质量,2022,40(3):87-90.

[2] 汪良强,欧阳振奎,符海龙. 筒仓储存干法机制砂物料防离析方法探讨[J]. 中国设备工程,2020(3):102-103

[3] 陆建兵,杨文凯,熊爽,吴俊. 厨卫间防水材料与瓷砖胶粘结性研究 [J]. 中国建筑防水,2023(6):9-17.

[4] 徐振东,陈兵,苏思维 . 单组分瓷砖背胶及粘结剂体系与玻化砖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J]. 新型建筑材料,2023,(10):57-61.

[5] 王滕,王盈莹,高可为,王东阳. 瓷砖胶粘结层剪切强度测试机理及方法改进研究 [J]. 力学季刊,2024,45(3):76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