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石丽娜
和田市浙江中学 848000
引言:随着21 世纪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识。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与技能培养,更强调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前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德育的实践与渗透,导致学生在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有效渗透德育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深挖教材资源,融入德育元素
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其内涵丰富,不仅包含了法律知识、道德规范,还蕴含了深刻的德育思想。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德育资源,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主题,如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家庭美德等,通过故事讲述、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问题,感受道德的力量 [1]。例如,在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时,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应如何履行义务,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讲解家庭关系时,可以通过分享家庭中的温馨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珍贵,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在八年级下册《理解权利义务》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通过剖析教材中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详细阐述,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如社区志愿服务、网络言论自由与责任等,来具体化抽象的法律概念。例如,在讲解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时,应如何平衡个人表达与社会责任。通过展示因不当言论导致网络暴力或侵犯他人权益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讨论并认识到,言论自由并非无限制的,它伴随着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同时,结合教材中关于公民义务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为社区做贡献”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德育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德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将德育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让德育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德育的魅力。通过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以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为例,通过创设“模拟社区生活”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居民、商店老板、交通警察等,亲身体验社会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适时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如何在社区中维护公共秩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则的意义和价值。小组合作成为课堂互动的重要方式,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制定社区规则,并模拟执行过程,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规则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规则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遵守和违反社会规则的对比案例,如文明出行与乱闯红灯的后果,使抽象的规则变得具体可感。
三、强化实践体验,深化德育感悟
德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共鸣与行为的塑造。教师应积极构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悟道德的力量。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公益宣传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感受道德规范在社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面对真实的社会情境,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实践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在实践中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通过强化实践体验,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德育感悟,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公民提供有力支撑,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勇担社会责任》时,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讲解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更积极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身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组织“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亲身体验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开展“助老助残”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实践中的成功与挫折,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更加明白勇担社会责任的意义,形成了积极的道德情感。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的探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德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挖掘教材德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体验等策略的实施,我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心理健康、国家认同和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对德育渗透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具备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德育路径探析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4,20(09):36-38.[2] 席小东 , 郑迎奎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校德育融合策略 [J]. 中学时代 ,2024(1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