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秘小学英语前置性评价的有效策略

作者

林晓萍

厦门市金安小学

摘要:近年来,教学评价的重要性逐渐引起广泛关注,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讲,为强化教学评价价值,教师积极引入前置性评价,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可为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数据支持,为学生活动更加优质的英语学习体验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学英语前置性评价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前置性评价;有效策略

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应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还应结合学生特点,从提升教学活动针对性角度出发积极应用前置性评价方法,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全面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学实践的推进,教师应积极探索前置性评价策略的有效实施,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调整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

一、紧密融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评价任务

采用前置性评价展开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设计评价任务时,需要确保评价内容能够直接反映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1]。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评价任务的针对性,确保评价任务既能够覆盖教学目标的所有要点,又能够突出重点。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层次和维度,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评价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从而有效促进小学英语前置性评价的实施。

例如,四年级上册《My schoolbag》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可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应能够理解并使用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及其回答方式“An English book...”,并能够描述自己书包中的物品。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围绕该目标设计了一种与学习内容高度契合的评价任务,在本课时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取和运用语言知识:在课堂开始时播放歌曲《My schoolbag》,通过歌曲引导学生关注书包的相关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进一步梳理书包内物品的词汇和特征,例如English book, maths book, storybook等。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连续的、层次化的任务设计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具挑战性,又不失可操作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利用多元化评价工具,全面收集学习信息

小学英语教师在采用前置性评价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中,可综合应用问卷调查、量表评估、同伴评价及自我反思报告等多元化评价工具,全方位地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2]。评价中教师应注重工具的组合使用,能量化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能获取同伴视角下的学习反馈。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报告,使其能够主动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元认知能力。多元化评价工具的综合运用下,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四年级上册《Dinner's Ready》单元教学中,首先,教师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餐饮相关词汇和句型。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设计了一个涵盖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利用传统的纸笔测试,还引入了实时的口语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在课前观察学生对话表现进行口语评价,记录学生在对话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和“I’d like some...”,并且注意学生是否能够流利表达自己想要的食物。与此同时,使用课堂互动平台即时反馈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中快速提交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入学生互评机制,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发现不足,通过与同伴的互动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实际练习加深对句型的掌握,最终为更加针对性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及时强化评价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应当具备时效性和针对性。为此,教师应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确保评价信息能够迅速传递至教学决策环节[3]。在获取评价反馈后,教师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问题所在,进而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2 My Week》教学中,前置性评价实施中教师首先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聚焦于学生能够运用“What do you have on...?”和“I have... on...”进行有效的日常生活对话,同时掌握语音语调和句型运用。为强化评价反馈,教师可设计一个“看听说”环节,让学生观看视频理解John和外公在日常生活中的课程安排,利用课堂互动平台进行即时测验,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情况,如教师在视频播放后立即要求学生通过平台回答“John在周四的课程安排是什么?”“外公在老年大学上了哪些课程?”等问题,学生的即时反馈帮助教师判断哪些学生对于细节理解有困难。教师根据这些反馈,发现部分学生对“课程安排”的具体词汇(如美术课、音乐课)存在模糊认识,无法准确表达,因此教师在下一阶段重点讲解这些词汇的发音及含义,并通过图片和情境进行更生动的呈现。教师的及时评价反馈与灵活调整策略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积极采用前置性评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一过程中教师需紧密融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评价任务,利用多元化评价工具收集学习信息,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课堂互动与反馈,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骆琤,孙晓慧,华佳珊,等. 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的小学英语期末测试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6):10-14.

[2] 黄小阳. 小学英语"向阳"学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J]. 英语教师,2024,24(9):42-46.

[3] 许萍,罗晓杰. 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J]. 英语学习,2024(4):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