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索

作者

王冬萍

新疆伊犁尼勒克县第四小学  835700

引言 :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这一理念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课程教学。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合理选择课型, 完成课时教学设计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时可以结合大单元教学法,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融入进去,这一过程中要整合课程的教学资源,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这样可以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

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不同时期的文字,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文字的发展历史。随后教师可以设置教学目标,让学生语言文字的重要价值,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随后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我们现在书写的汉字为基础,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意义以及组成的方式,这些都象征着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教师最后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寻找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汉字,这样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

二、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完善单元教学计划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这时通过将大单元教学法融入进去,整合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为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而更好的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个性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单元教学计划,必要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信息资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根据学生的需求转变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不断的完善单元的教学计划。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小故事,如乘长风破万里浪、苏武牧羊、范式赴约、将心比心、朱冲还牛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传统美德,在故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如苏武牧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有诚信,诚信是一个国家生存的基础,而这些都是要告诉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品德,要有仁爱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传统美德的相关故事,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明确这一单元的所学知识,并将这些传统美德内化于心。

三、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的融合起来,要基于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将大单元教学模式融入进去,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建立一个知识学习体系,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类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进去 [2]。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在情境中向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知识问答竞赛以及情境演练,这样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探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进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结语 :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进去,要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融入进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大单元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的学习知识。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进去,从而更好的提高知识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 , 刘晓杰 .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C]//. 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 .[ 出版者不详 ],2022:2017-2019.

[2] 付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下深度学习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2(3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