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帆,助力前行
程娅
阜阳师范大学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具备这些素质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才能更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学生会出现一些理想信念缺失问题。辅导员要在学生工作中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总结经验,用心做帆,助力学生前行。
一、案例概述
2021年3月,我接手已经进入到大一下学期的美术学院2020级学生。为了更快地融入学生,我通过谈心谈话、进课堂、进寝室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很快就有一个大男孩走进了我的视野。他叫许同学(化名),经常独来独往,与室友交流较少,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情况。通过进一步了解,我发现许同学入校成绩良好,部分绘画创作得到许多老师认可,但是他上课不认真,各科成绩也是刚过及格线。
二、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属于学生遭遇挫折后,未能及时疏导,从而导致内心封闭、理想信念缺失问题。
三、问题关键点
在已有的辅导员工作案 例中,有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产生焦 虑、自卑等消极情绪,引发了心理问题,难以正常学 习和生活,在经过辅导员若干次的深度辅导后,短 时间内心理问题获得了较大改善[1]。因此,辅导员要主动介入,找到问题的关键。首先,许同学为什么进校成绩良好,然而进校后不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者,什么原因导致他脱离集体、远离课堂?要想帮助许同学脱离这种颓废的状态,就必须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逐渐打开其心结,帮助他重拾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重树理想信念。
四、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一)多方调研,坚持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答案
为了找到问题根源,我找到了许同学的室友,向他们了解情况。据室友反映,许同学在刚进校时与他们交流还算多,总觉得为高考、为学习付出很多,应该去更好的学校。这种失落导致他现在对学习没有热情,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随后,我又联系了许同学的妈妈,从她那里得知,高考前,许同学被家长送到北京学习专业知识,花费较多,也觉得他比较有潜力,对他要求比较严格,经常施压,因此在高考没有被理想学校录取的情况下,对他有些失望。从同学和家长的描述来看,许同学是因为高考失利、家长施压后导致的自我封闭,觉得努力学习没有意义,缺乏理想信念。
(二)深入谈心,坚持在学生本人身上寻找突破点
想要解决许同学的问题,还需要真诚地与他本人进行交流。运用共情等方法,和学生进行交心谈话,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信任、激励和关怀,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3]。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相对安全的交谈环境,使许同学能够敞开心扉,我把与许同学的第一次正式交谈放在一天的晚上。这次谈话,我把所有的事情抛开。到了约定时间他准时来到办公室。许同学个子高高的,形象较好,但是当他出现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个头发蓬乱、精气神不足、极不自信的学生。谈话刚开始,他一直低头不和我有眼神交流。慢慢地,我提到专业课老师对他作品的夸赞,提到同学们对他的关心,提到老师的担忧和顾虑,他逐渐抬起头,有了思考。这次谈话时间很长,结束后,他站起身,似乎长舒一口气,但对我说了一声“谢谢老师”。
许同学自称他曾很用心地准备高考,学习很刻苦,但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加上父母给予的压力,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失落与挫败,于是入学后就开始放任自己。其实,他的内心一直焦虑,一直空虚,导致他不愿意和周围同学多接触。虽然偶尔也有想法改变自己,但无从下手,于是自暴自弃。这次谈话后,我们约定常见面,常聊天。
(三)形成合力,坚持从多角度突破问题
想要改变许同学的状态,要从帮助他重拾自信心开始。在开展日常工作时,辅导员不是单纯靠着自己的力量,就能达到有效的育人效果,而是需要与家长进行合作与协调,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健康心态、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2]。在与他进行深入谈心后,我再次联系了许同学的妈妈,与她沟通目前要多鼓励许同学,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他的改变。同时,我联系了几位专业课老师,请他们从学习角度与许同学多沟通。
(四)实践育人,坚持在实践中寻找机遇与方法
鉴于许同学的焦虑和内心的空虚,我决定主要以具体实践的形式转移他的注意力,丰富他的校园生活。了解到他普通话较好,英语口语也不错后,我主动推荐他参加学院普通话大赛、英文歌曲大赛以及主持人的选拔,并建议他从形象上改变,展示出自身形象的原有优势。在主持人选拔当天,我惊讶于许同学的改变,头发剪短,能清晰地看到五官,衣服得体,展现出一幅自信的状态。此后,他与我的交流变得频繁。在大二期间,我建议他和学院导师多交流,注重专业发展,鼓励他多创作,多参加比赛。慢慢地从学院比赛,到校外比赛,他也获得了一些奖项,信心在逐步建立。大三大四期间,他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提升绘画技能,其作品在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乙组一等奖,其毕业论文也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如今许同学已顺利毕业,并在合肥成功创业。
四、经验与启示
许同学的案例在高校并不少见,这类学生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通过与许同学的相处,我也认真思考如何从辅导员的工作角度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辅导员要善于借助心理学的有效方法,以学生为本,加强谈心谈话的沟通技巧,认真倾听学生心声。其次,辅导员要通过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还要善于以实践形式引领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坚定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冯源.大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22.
[2]黎倩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J]. 教育研究.
[3]蔡婧婧.学生心理障碍引发学业困难的干预[J].研究与探讨.
(作者简介:程娅,女,汉族,阜阳师范大学辅导员,助教,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