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作者

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中学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开展,对于学生身心健康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不同学生所展示出的差异性,避免出现教学措施单一,教学环境枯燥的情况,影响教学效率。教师积极应用新理念,新措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一、小学体育教学呈现的特点

(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性特点

小学体育教学有实践性的特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指导学生利用反复锻炼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丰富学生自我认知。

(二)小学体育教学趣味性特点

小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快速时期,此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设计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1]。体育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避免让学生感觉体育学习是一种负担,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三)小学体育教学差异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体育锻炼中,不同的学生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布置教学内容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1、分析学生自身特点

教师为了制定出高质量的教学计划,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导致了其虽然性格活泼,但是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2]。不同学生身体情况不同,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系统交流等方式,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教学内容主要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健康意识的内容,是实践活动开展的理论基础。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篮球相关知识内容时,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理论知识核心开展,让学生在不断积累过程中实现成长和提升。

(二)应用多样化教学措施

1、游戏教学方法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通过引入体育游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措施,教师单纯地给学生示范动作,学生经过反复练习,然后掌握相应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如果将游戏教学方法和体育教育内容妥善结合,则可以有效增加体育教学趣味性,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分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从学生体质,积极性的不同特点出发构建学习小组之后,针对性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同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按兴趣分组过程中,可以设计篮球,足球,跳绳等不同小组,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进而实现训练水平的不断提升。

3、情境教学法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教师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体会和掌握体育知识相关内容,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运动员,裁判等,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同时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在紧张刺激的环境中,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成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提升。

(三)加强家校合作

教师和家长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地让双方了解学生的状态,从而提高对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关心程度。教师通过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撑,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教师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时反馈,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考试,比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计划,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师从不同方面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锻炼环境。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加强家校协作,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进而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闫更帅 .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J]. 当代体育科 技 , 2017, 7(1):2.

[2] 王薇薇 .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J]. 新课程 ,201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