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的年轻化表达与传播效果评估

作者

邓小燕

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3

关键字: 广播新闻; 正能量; 传播

引言

广播新闻在融媒体时代不断发展与进步 , 与此同时 , 年轻受众成为影响广播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 年轻受众对广播新闻的审美取向与信息接收习惯, 决定着广播新闻传播效果。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的年轻化表达,是增强正能量广播新闻传播效果的一种途径。本文从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的年轻化表达出发 , 分析广播新闻如何增强与年轻受众的认同感 , 如何通过年轻化表达增强传播效果。广播新闻效果评价是对广播新闻传播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学客观的评价与判断 , 通过评价可以检测传播效果 , 了解传播策略是否有效, 以更好地纠正传播方向, 增强广播新闻传播效果。

一、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的年轻化表达

1.1 创新叙事手法以吸引年轻听众

广播新闻应该抓住年轻人特点 , 用个性化、年轻态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 , 进行创新表达。融入微综艺、娱乐性的互联网新玩法 , 利用 AR 增强现实技术、动漫技术、话题互动、打卡方式等手法让年轻人喜闻乐见。在年轻表达的清晰方向引导下 , 不单单抵达受众视野和听觉 , 以沉浸式、交互式手段 , 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 使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比如 2025 年 3月 3 日创新推出 AI 创意短视频《湖南响当当》, 依托 AI 技术全流程重塑采编链路 , 通过智能拆解文本、动态生成数据可视化模型、AI 声纹驱动背景声等构建起 " 新质生产力编辑工具 + 主流价值传播 " 的融合新范式 , 全网阅读量 400 万 +, 并登上长沙本地微博热搜前十。创意短视频《代表委员的手机相册》聚焦代表委员手机相册中有特色的履职照片 , 以小见大讲述照片背后的履职故事。3 月 6 日首期内容《全国政协常委滕树静 : 行李箱的”幸福肥”》上线半天, 阅读量10 万+。

1.2 结合多媒体技术提升广播内容的互动性

声音是媒介 , 传达情感载体 , 而实时视频画面是拓展 , 新媒体互动推进广播发展 , 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与融入感 , 同时 , 直播场景化提高了节目新鲜度 , 随着直播突破了直播室限制 , 广播凭借新媒体互动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实现 , 使广播媒介能进行高品质地宣传报道 , 如在 5 月 20 日推出大型融媒体采风直播节目《直播湖南—不一 Young 的入境游》, 邀请境外、国内青年人物及港澳记者、华文留学生等 40 余人 , 实地走访长沙、张家界、桑植等地景区 , 推出直播预热视频 70 余条 , 全网累计曝光 6700 余万次 ,20日当天先后6 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

1.3 利用流行文化元素增强作品相关性

用流行的元素进行年轻化表达也是正能量广播新闻作品提高作品相关性的关键手段。流行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文化中的一种 , 深受年轻人的喜欢和追捧。运用流行音乐、网络热词、热门影视等流行文化元素入文 , 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 , 使他们更加关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之时 ,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牵头、全国 75 家电台共同联播联采融媒报道《人民路上为人民》, 展示 75 条人民路坚持尊重人民价值、成就人民梦想的故事 , 全网总点击量超 1.3 亿。在 2024 年第 40 个教师节之际 , 湖南交通频道以 " 当好大先生——两座千年书院新会讲 " 为主题推出融媒大直播 , 以新会讲的形式探讨在新时代培养 " 大先生 " 的问题。话题 " 当好大先生在岳麓书院开讲 " 登上微博本地热搜TOP7, 全网传播量达1058 万。

二、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的年轻化表达与传播效果评估

2.1 收听率统计

收听率统计是广播新闻报道效果最核心的指标之一。收听率统计可以帮助我们知晓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节目受欢迎程度 , 进而优化节目编排与内容选取 , 增强用户黏性。对于正能量作品来说 , 收听率高也说明这部正能量作品传达的正能量信息得到了更多听众的了解与接纳 , 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能。比如上文提及的《人民路上为人民》以及《当好大先生—两座千年书院新会讲》等节目都是以新颖的年轻化表达吸引大量年轻用户群体收听 , 同时这两档节目的收听率较高也可以说明这些节目传达着主流社会价值、宣扬正能量主题是较为成功的。因此 , 收听率统计不仅是对于节目效果的量化评估, 也是对于正能量作品传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评估方式。

2.2 舆情监测

在舆情监测方面,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的传播效果同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评估。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平台,监测公众对于正能量作品的讨论热度与情感倾向。例如,在防汛抗洪救灾报道中,交通频道短视频《湖南平江发布抗击特大洪水通告》点击量 3909 万 +; 新闻部《记者直击 | 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 , 村民听到村村响大喇叭的预警提醒后及时撤离 , 撤离一小时后房屋倒塌》点击量 1200 万 +。中心报道了郴州资兴防汛救灾情况。其中 , 交通频道、金鹰 955" 湖南抗击强降雨 " 系列短视频 , 登快手本地榜第 1 名 , 传播量 4656 万 +。通过监测相关话题的讨论量、点赞数、转发量等指标,可以直观地了解公众对于报道的关注程度与认可程度。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反映报道的传播广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报道对于公众情绪的正面引导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公众对于报道的评论内容,深入了解公众对于正能量作品传达的价值观、社会担当等方面的看法与态度。例如,围绕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险情 , 在湖南电台《全省新闻联播》及时播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报道中,可以通过分析公众对于这一消息的评论,了解公众对于政府领导人在关键时刻的指示与关怀的认可与期待。这些评论内容不仅能够为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公众对于社会正能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综上所述,舆情监测作为广播新闻正能量作品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听众了解报道的传播广度与深度,还能提供宝贵的公众反馈与意见。通过持续监测与分析舆情数据,可以不断优化报道内容与形式,提升正能量作品的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2.3 反馈调查

广播新闻媒体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听众征询对新闻报道形式的满意程度和建议意见 ,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找到新闻报道形式中的不足 , 根据反馈结果对报道形式进行适当的完善。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具有多维度的内容的问卷 , 包含报道内容是否有吸引力 , 报道形式是否有新意 , 新闻信息传递是否清晰等 , 由听众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打分与评价。一方面能够帮助广播新闻机构准确把握听众的需求和喜好 , 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今后的报道提供有效支撑依据。可见, 反馈调查作为直接听取听众声音的重要方式,在对广播新闻的正能量作品的报道结果中具有不可或缺性。

2.4 用户互动

参与式评价是直接评测广播新闻节目报道的效果的一种方式。通过广播新闻媒体收集听众的语音留言、短信留言、微博评论等信息 , 由此反映出受众对报道内容的褒、贬和疑问 , 将引导广播新闻媒体更好地对受众做出报道。如湖南交通频道通过运用 "5G+AI 智能互动中台 ", 以听者实时弹幕的数据可视化为依据, 根据用户提问热词变化实时调节直播配比。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 目前 , 受众在追求参与性内容反馈的交互模式上呈现出较多的倾向性 , 如倾向于虚拟主播留言墙、音频弹幕等具有全新特点的新参与式内容交互模式 , 那么 , 以这些方式为代表的受众参与度 , 参与的反馈数据, 必然要求在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中设计更多的交互式效果评估指标,这些指标可同时考虑以下几个维度 : 是否发生转化的比率、如何产生情感共鸣的指数、二次内容创作的活跃度。

结语

总而言之 , 广播新闻报道模式和报道效果的评价 , 是一个互为促进的关系 , 不同的报道模式会给予听众不同的体验、感受 , 广播新闻作品的正能量的年轻化表达有利于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 从而使报道的传播效果得到提升 , 而效果的评定 , 则使得广播新闻机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有利于广播新闻的下一步报道工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左丰岐. 大数据技术在正能量新闻稿件传播中的应用[J]. 2024.

[2] 卫凌云 . 政务新媒体年轻化表达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J]. 新闻文化建设 , 2025(2):26-28.

[3] 张骞." 央视新闻" 抖音号传播特征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