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研究生体育“双线”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整合应用研究

作者

王美鑫

辽宁大学 1100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研究生体育教学面临着创新与变革的需求。”双线”教学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研究生提供了更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和学习。将情境教学法整合应用于研究生体育”双线”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然而,目前对于情境教学法在研究生体育”双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深入探讨其整合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生体育" 双线" 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意义

当前,研究生体育”双线”教学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地创设一些表面的情境,未能与教学内容和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有效结合,导致情境教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线上线下情境的融合不够紧密,线上情境更多地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线下情境则侧重于技能的训练,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衔接,难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情境教学法在研究生体育”双线”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学效果来看,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和运动场景相关的情境,研究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发展来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运动素养,包括运动技能、运动认知、运动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三、研究生体育" 双线" 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整合应用策略

(一)基于专业需求创设主题式情境

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深入分析不同专业对体育素养的需求,创设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式情境。例如,对于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可以创设”运动康复治疗”主题情境,将体育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让研究生在模拟的康复治疗场景中,学习运动康复的技能和方法,同时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双线”教学中,线上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虚拟仿真技术等呈现主题情境,展示相关的案例、视频和数据,引导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线下则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活动,让研究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和应用。通过主题式情境的创设,使体育教学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深度融合,提高研究生对体育学习的认同感和实用性。

(二)构建" 线上虚拟- 线下实践" 双轨情境互动模式

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构建双轨情境互动模式。线上虚拟情境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各种运动场景,如虚拟的篮球场、足球场、健身房等,让研究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线上平台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互动交流功能和学习评价系统,方便研究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自我检测。线下实践情境则注重实际运动技能的练习和体验,通过组织体育竞赛、户外拓展等活动,让研究生在真实的运动环境中感受运动的魅力,提升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双轨情境互动中,教师要引导研究生将线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线下实践中,同时通过线下实践的反馈,调整线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情境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例如,在羽毛球教学中,线上可以让研究生观看专业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和技术讲解,进行虚拟的挥拍练习和战术分析;线下则组织实际的羽毛球比赛,让研究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和战术,提高羽毛球运动水平和综合运动素养。

(三)融入科研思维训练的问题导向情境设计

针对研究生具有较强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特点,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应融入科研思维训练,设计问题导向的情境。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引导研究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体育训练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何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这一问题情境,让研究生分组进行研究,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设计训练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在”双线”教学过程中,线上可以利用论坛、在线讨论等功能,让研究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线下则组织研讨会、答辩会等活动,让研究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建议。通过问题导向情境的设计,使研究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体育相关的科研和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四)建立动态反馈的情境适应机制

教师要关注研究生在情境中的学习表现和反馈,建立动态反馈的情境适应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如学习平台的留言板、课堂上的提问和交流、课后的作业和测试等,及时收集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情境的内容、形式和难度,以适应不同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研究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情境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研究生,则可以调整情境的难度和节奏,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研究生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在情境中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动态反馈的情境适应机制,使教学情境更加贴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个性化教学体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结语

将情境教学法整合应用于研究生体育”双线”教学中,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综合运动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和意义,提出了基于专业需求创设主题式情境、构建双轨情境互动模式、融入科研思维训练的问题导向情境设计、建立动态反馈的情境适应机制等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实现”双线”教学与情境教学法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莫承雨 .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从研究生需求角度出发 [J]. 运动精品 , 2024, 43 (11): 5-7.

[2] 张明胤 , 孙国超 , 韩佳宜 , 等 .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实施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 [J]. 安徽体育科技 , 2023, 44 (04): 1-6+29 .

[3] 王雪 . 新疆大学非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及优化路径[J]. 体育世界 , 2023, (07): 76-78.

本文系 2023 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 :《基于研究生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分析》(课题编号:YJG20230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