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蓝国华

忻城县城关镇民族小学

分层教学法是将学习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教师需要将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和学习情况,选择合适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兴趣出发,落实分层教学,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整体水平。

一、小学体育教学面对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甚至部分学校体育课堂就是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开展缺乏相应重视 [1]。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布置体育教学内容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措施,区别对待学生,将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内容有效结合,切实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二)教育观念过于陈旧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接收到新的教育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十分枯燥。教师要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避免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失去兴趣,落实新课标教育理念,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用个性化教学措施,落实新理念,新方法,为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夯实基础。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 优化学生分层工作

学生分层是体育教学开展的前提,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身体情况有细致地了解,教师需针对性落实教学工作,保障分层合理性 [2]。学生分层开展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身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考核等措施,为科学分层奠定基础。合理分层还需秉承动态调整规则,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进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落实针对性分层工作,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升,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二)落实教学分层工作

教师划分教学内容过程中,需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身体情况。小学阶段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好奇心,学生学习能力和目标逐渐提高,教师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变化,设计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调整,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三级跳远”相关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学习情况一概而论,要结合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分层,从而使得班级学生都可以掌握正确的跳远姿势。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合理规划体育小组,制定合理体能目标

合作规划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常见形式,教师规定好学习小组,让学生自由交换,需要学生相互沟通,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从体育基础出发,教师采用低起点导入的方法,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信心。对于体育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采用兴趣培养措施,规定学生学习内容,涉及合理的体育运动目标,增加学生成就感。例如,跨越式跳高课堂中,教师给学生不同的护色剂高度目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让其选择符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体会动作完成的乐趣,充分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合理评价是体育教学开展的动力,新课标教育背景下,教师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构建动态性和发展性评价体系,培养学生体育学习核心素养。评价内容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构建多样化评价主体,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应用自评、互评等措施,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问题,同时落实过程性评价,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例如,教师在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十分敏感,同时缺乏自我控制力。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要落实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收获,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教育作用。

(五)单独辅导和集体活动有效结合

小学体育课程开展,教师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让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聚到一起。作为集体活动,教师让学生多锻炼、多参与,在相互鼓励背景下不断成长。针对一些特殊学生,教师还需进行单独辅导,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保障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失去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随着教育改革落实,教师应用正确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明确教学标准和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良好习惯,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小青,王乐林 .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七)2023.

[2] 边傲 . 聊城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 ,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D]. 聊城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