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学校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黄柳叶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六小学
在新型城镇化不断加速下,家庭环境因素在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年级学生作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群体,其课外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学业成就与文化适应能力。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框架,进行深度研究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为教育扶贫政策提供微观实证支持。
1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1 认知发展与神经可塑性的关键窗口
低年级学生处于神经可塑性的峰值阶段,大脑突触修剪与髓鞘化进程的活跃性为高阶认知功能的形塑提供生物基础。课外阅读以多模态刺激,激活前额叶-顶叶神经网络,促进工作记忆容量扩展与元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性阅读训练可增强突触连接密度,优化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效率,尤其对移民搬迁学生因环境频繁变动导致的认知负荷超载具有代偿作用。此阶段的阅读干预能够建立稳定的认知图式,为后续复杂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神经生物学基础 [1]。
1.2 文化资本积累与社会适应缓冲机制
课外阅读是移民学生重构文化资本、缓解社会适应断裂的核心媒介。利用文本符号系统的沉浸式内化,学生逐步掌握主流文化编码规则,形成“双重文化框架”的认知弹性。阅读行为作为传递语言符号的文化实践,渗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等隐性文化资本,有助于学生在迁入地与原生地的文化张力中建立意义联结。系统性阅读弥补移民家庭文化再生产的弱势地位,运用文化资本的跨代际传递消解社会排斥风险,为个体实现结构性社会流动提供认知与情感资源储备。
2 移民搬迁学校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2.1 家校共建书香园,课内课外齐助力
展开课内导读与课外实践的双向联动以破解移民搬迁家庭因文化断层、流动性强导致的阅读连续性难题。学校设计结构化阅读课程,家庭落实“每日共读”行为契约,进行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互通与行为追踪,落实学生阅读能力的监督及培养[2]。
以《小鲤鱼跃龙门》为例,教师在课堂使用立体翻页绘本,利用手工机关呈现小鲤鱼逆流冲击龙门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分角色模拟“水流阻力”与“跳跃技巧”,在情景对话中领悟叙事内核。课后发放“成长阶梯卡”,要求家庭共读章节并记录“今日小胜利”攻克生词障碍,家长协助将成果贴于“跃龙门”主题海报,形成可视化的进步轨迹。图书馆可搭建实体“勇气之门”展墙,学生用彩纸制作鲤鱼模型,完整朗读段落后可悬挂模型于龙门背景,触碰机关触发铃铛庆贺声。课堂的知识渗透、家庭的阶梯式记录与仪式化展示形成闭环,学生在具身化参与中淡化文化疏离,逐步内化阅读行为的持久动力。
2.2 趣味活动引兴趣,分层指导养习惯
设计沉浸式主题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同时依据阅读能力差异提供阶梯式指导。学校将经典文本转化为角色扮演、艺术创作等多元互动形式,降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门槛,教师基于前测评估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巩固组、能力提升组和创意拓展组,匹配差异化的任务难度与支持资源,在趣味体验中实现习惯的梯度养成。
以《乌丢丢奇遇记》为例,教师将故事中“寻找身体”的主线转化为校园实景闯关任务——学生在操场“勇气森林”破解字谜寻找乌丢丢的布偶碎片,在科学教室“魔法实验室”用黏土重塑故事角色,并在音乐角为乌丢丢的旅程创编主题曲。阅读分层指导融入活动设计,基础组进行图文匹配游戏理解核心情节。提升组分析乌丢丢与布袋爷爷的情感变化线索。拓展组则合作创作“新乌丢丢城市历险记”,将搬迁经历融入故事续写。活动后期,学校搭建“乌丢丢驿站”,陈列学生制作的旅行地图、角色雕塑,并设置“心愿投递箱”,鼓励学生以乌丢丢的口吻书写阅读感悟。
2.3 多元激励促坚持,文化融合润心田
构建“符号激励—情感认同—文化再生”的驱动链条,破解移民学生阅读行为易中断的难题。学校创设虚实融合的成长符号系统,将个体阅读行为转化为可感知的集体叙事,同时挖掘文本中“接纳差异”“重建归属”的普适主题,引导学生将自身迁移经历与文学角色共情,在情感共鸣中内化阅读价值。
以《窗边的小豆豆》为例,学校发起“我的巴学园”主题行动。学生在共读中收集“心灵能量卡”——每完成一个章节阅读并绘制“小豆豆心情日记”,即可在班级能量墙上点亮一扇彩色窗户,对应解锁校园角落的“秘密基地”。随着能量卡积累,学生用废旧材料搭建“微型巴学园”模型,将书中电车教室、山林探险等场景与搬迁社区地标融合,用纽扣拼贴“新家园地图”,在模型中嵌入录音装置讲述自己的适应故事。社区可同步举办“窗边的对话”互动展,邀请居民利用扫描模型二维码,聆听学生录制的“小豆豆与我”双语故事音频。个体的坚持被赋予文化对话的价值,印证文学经验向生活实践的有机迁移[3]。
结束语:
移民搬迁学校低年级学生的特殊教育生态,构建以“文化转译”为核心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范式。未来应聚焦民族语言资源的校本化开发,探索“文化根脉”与“新环境适应”在阅读干预中的动态平衡机制,为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公平提供更具生态性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阳雪 .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三种方法 [J]. 广西教育 ,2023,(01):106-108.
[2] 周 虹 . 浅 谈 小 学 低 年 级 学 生 课 外 阅 读 习 惯 的 培 养 [J]. 读 写算 ,2021,(21):164-165.
[3] 李 荣 . 低 年 级 学 生 课 外 阅 读 习 惯 培 养 的 策 略 研 究 [J]. 成 才 之路 ,2016,(21):44.
课题编号 :hcsxbyx2024A160课题类别 A 市级课题课题名称 《移民搬迁学校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问题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