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电网运维中电气专业故障诊断技术创新实践

作者

陈浩

430703198805178679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引言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力技术,旨在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安全运行。然而,随着智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日益复杂,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故障类型也愈发多样化。及时、准确地诊断出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对于保障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减少停电损失至关重要。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在应对智能电网复杂的运行环境和海量数据时,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因此,开展电气专业故障诊断技术的创新实践,对于提升智能电网运维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智能电网运维对故障诊断技术的需求及现有技术不足

2.1 智能电网运维对故障诊断技术的需求

智能电网涵盖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配电设备等,这些设备分布广泛且相互关联。在运维过程中,需要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实时、全面地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捕捉到细微的异常变化。同时,智能电网的运行数据具有海量、多元、实时性强等特点,故障诊断技术要能够从这些复杂的数据中准确提取与故障相关的特征信息,快速定位故障源并判断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此外,随着智能电网与多种能源的融合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接入,故障的发生机制更加复杂,要求故障诊断技术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智能分析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故障场景。

2.2 现有故障诊断技术的不足

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基于电气设备的单一运行参数或简单的物理模型。例如,通过监测变压器的油温、油色谱等参数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这种方法在智能电网复杂的运行环境下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单一参数监测难以全面反映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可能遗漏潜在故障信息。其次,基于简单物理模型的诊断方法,在面对智能电网中大量新型电气设备和复杂故障类型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低。再者,传统技术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利用智能电网产生的丰富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分析,难以满足智能电网对故障诊断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三、智能电网运维中故障诊断技术的创新实践

3.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故障诊断

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设备运行数据、故障历史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清洗、特征提取等预处理步骤,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与故障密切相关的特征参数。例如,对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温度以及气象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故障特征库。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算法,找出不同运行参数之间的潜在关系以及故障发生的规律。当监测到的数据出现异常时,与故障特征库进行比对,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可能的故障位置。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智能电网的丰富数据资源,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运维人员提供详细的故障分析报告,辅助决策。

3.2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在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中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以神经网络为例,构建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将电气设备的多种运行参数作为输入层数据,经过隐藏层的非线性变换和特征提取,在输出层得到故障诊断结果。通过大量的故障样本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学习到不同故障类型与运行参数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与传统方法相比,神经网络能够处理高度非线性的故障特征,对复杂故障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支持向量机则通过寻找最优分类超平面,将不同故障类型的数据进行有效分类,尤其适用于小样本故障数据的诊断。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使得智能电网故障诊断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提高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

3.3 基于物联网感知的故障诊断

物联网技术为智能电网故障诊断带来新契机,它构建起一张感知网络,实现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全面采集与传输,为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在智能电网关键节点与电气设备上,部署着各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变压器、开关等关键部位温度,温度异常常是故障早期信号,过高温度可能意味着过载、接触不良或绝缘老化等。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湿度,湿度过高易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增加故障风险。振动传感器对旋转电机、变压器等意义重大,通过检测振动参数,能发现内部部件松动、磨损等机械隐患。局部放电传感器则捕捉设备内部因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早期发现可避免绝缘故障恶化。这些传感器借物联网网络,将实时数据快速准确传输至故障诊断中心。物联网融合有线(如光纤)与无线(如 ZigBee、4G/5G)通信技术,保障数据稳定高效传输。借助该技术,可全面实时获取设备运行数据,动态跟踪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察觉潜在故障。如实时监测变压器局部放电,能在初期捕捉绝缘老化等细微变化,争取维修时间。同时,物联网感知技术赋予运维人员远程监控管理能力。运维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或监控平台,可随时随地查看设备参数、历史数据与实时报警。故障发生时能迅速响应,提高处理效率。此外,该技术支持设备互联互通与协同,综合分析多台设备数据,助力全面了解电网运行,为故障诊断与预测提供更强支持。

四、结语

智能电网运维中电气专业故障诊断技术的创新实践,是适应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以及物联网感知的故障诊断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显著提升了智能电网故障诊断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智能算法的学习分析以及全方位的设备状态感知,实现了故障的快速、准确诊断,为智能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智能电网仍在持续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这对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故障诊断技术需要进一步与新兴技术融合,如区块链技术可用于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5G 技术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优化故障诊断系统。同时,随着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故障诊断技术还需拓展至跨系统、跨领域的故障分析,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故障场景。持续推动故障诊断技术的创新,将是确保智能电网安全、高效运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唐琳 . 电子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设备中的应用与维护策略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06):91-94.

[2] 宋利军 . 基于状态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的变电设备绝缘技术监督策略研究[A] 新质生产力驱动第二产业发展与招标采购创新论坛论文集(二)[C]. 《中国招标》期刊有限公司, 《中国招标》期刊有限公司, 2025: 2.

[3] 林勇 , 高鹏 . 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分析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7):223-225.

[4] 陈文明 , 秦海鸿 , 卜飞飞 . 模块化电力电子实验装置研发 [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45(05):182-187.

[5] 鲁继超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处理与安全措施研究 [D]. 长春工业大学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