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
刘小芹
江苏亚泰水利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农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还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为促进农业发展,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其次探讨了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最后从整合勘察数据,做好统筹规划、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充足、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管理、应用新型技术,落实绿色施工等几方面入手,制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整体规划;绿色施工;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始于2005年,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随着社会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峻,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着抗旱抗涝及土地污染等难题,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通过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调节,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期间还能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植被生长,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服务于农业,在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的同时,还能为人畜饮水等方面提供便利,相较于传统水利工程而言存在工程规模小、形态多样、季节性强等特征。从工程规模角度来看,通常情况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级别为5级或5级以下,多为末端工程,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相对较低,这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不到充分重视的主要原因。从形态多样的角度来看,农田水利工程遍布全国各地,每个地区的地理条件、水文条件等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农田水利工程整体设计,使其满足当地使用需求,因而出现了干渠、支渠、斗渠、毛渠等不同工程。从季节性强的角度来看,此类工程在雨季较少使用,而在干旱时期则会出现超负荷使用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会对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2 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言,无论是整体设计规划还是项目资金,抑或施工管理制度、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团队的组建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项目资金方面,虽然按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此后每年的补助资金都呈上升趋势,然而,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小,资金需求不似大型水利工程一般高。但仅依靠政府补助难以为施工建设与管理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尤其某些项目管理不到位的工程中还存在严重的资金分流情况,导致原本就紧张的资金愈发难以满足项目需求。再如施工管理方面,基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很多项目单位并未重视起施工管理工作,存在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项目工程投入使用后,也没有定期开展监测、保养和维修工作,导致工程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整合勘察数据,做好统筹规划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做好统筹规划,避免出现设计过于片面,与实际使用需求不符的情况。开展项目设计工作前先从各机构或部门收集当地地质、水文条件等信息,并评估现有水利水电工程对该项目是否会产生影响,再由专业人员携带先进设备深入施工现场勘察地形条件,并与当地农户进行交流,了解灌溉需求以便合理设计水流走向和大小等。设计出施工图纸后组织图纸会审会议,设计人员详细讲述设计依据,共同探讨是否有可优化之处,尤其是隐蔽性工程方面须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统筹规划期间还应做好资金筹措、材料与设备的采购、组建施工团队等前期准备工作,采购施工资源时应先进行市场调研,与口碑佳的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施工团队方面则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确保相关人员全面掌握施工要点、施工规范、技术工艺等内容。
3.2 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不足、分流严重、资金管理透明性差等问题在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都有体现,导致项目一度停工或出现质量低下等情况。为解决相关问题除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外,必须尝试拓宽融资渠道,并加强资金管理,如发挥政府职能,鼓励或号召社会力量参与项目投资。再如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使农户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为项目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而资金管理方面则要建立起监管制度,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资金统筹与调配,资金使用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审批流程,同时借助财务核算系统强化资金管理,及时将使用资金的情况录入系统。另外,应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定期在官网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建立起各企业、广大人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信任,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项目资金筹措、施工等工作。
3.3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管理
完善的管理机制与制度是顺利推进工程建设的基础,相关单位应先深入剖析现行管理制度内容,将不合理的内容剔除,再结合当前项目要求或特点添加新的管理制度,以提升管理制度和施工建设的契合度。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责任管理,使各部门、各个工作人员均清晰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应尽的义务,避免职能重叠情况。在责任制度作用下能确保项目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锁定责任人,一旦发现个别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身谋取利益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并做通报处理以警醒其他人。另外,管理制度中还应体现出施工管理的内容,要求相关人员严密监控施工用材料、设备等,严禁劣质材料和不符合项目规格的设备出现在施工现场。各施工环节结束后必须及时开展验收工作,确认无质量问题后方能继续施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成建设一段时间后会正式投入使用,为保障其运行性能需要制定完善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制度,除了人工定期巡视外,可利用无人机、传感器等先进技术设备全面监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情况。
3.4 应用新型技术,落实绿色施工
若要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水平,除了要做好统筹规划、施工管理外,还应加强技术创新,全面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等绿色施工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其能在不破坏农田土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同时还能减少水资源消耗量。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滴灌、喷灌、集雨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等,还有一些地区会根据农田情况灵活调整种植的植物种类,并通过“以松代耕”的方式增加农田水分。另外,若要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还可以应用生物、化学制剂、地膜覆盖技术等,以降低农田水利工程压力。
3.5 优化人才建设,打造精英团队
虽然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设备被应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但真正决定项目建设水平的依然是人,相关单位应意识到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打造精英团队,全面指导和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首先,适当提高招聘“门槛”,要求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有一定工作经验,并通过测试环节考察其敏锐性和前瞻性,如是否能精准找到当前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等。其次,对现有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管理人员主要从学习新型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入手,施工人员则从学习新型施工技术入手。然后,提升相关人员信息素养,使其能灵活运用各种信息化设备开展工作,包括数据整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最后,加强思想建设工作,使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均能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工作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工程会出现质量问题或后期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利工程运行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若要强化施工建设与管理,需要先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再针对整体设计、项目资金、施工管理、施工方法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另外,还应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施工建设与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河北农机,2023,(17):142-144.
[2]张立岩.浅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的措施[J].南方农业,2022,16(12):217-219.